观看“慎独慎微警示录”电教片后心得体会《慎独慎微警示录》观后感11月18日下午,学校组织党员观看了《慎独慎微警示录》反腐倡廉教育片。看后深受教育。该片以“慎独慎微”为题,通过对XX省原副省长胡长清、XX市原市长慕绥新、XX省XX市原市委书记马德、XX市原市长马向东等政府高官腐化堕落案例的剖析,阐明了“慎独慎微”对防止腐化堕落要义。君子慎其独。“慎独”,指的是个人独处时仍能严格恪守道德和行为准则,是中华民族一贯倡导的美德之一。此语出自《礼记·中庸》:“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就是说,有君子之德的人,即便在一个人独处时,也会谨慎行事,仔细检点自己的行为,不会因别人不在场或不注意而做有违道德之事。也就是说,作为君子“人前、人后”要一样。“慎独”是一种道德修养,也是极为重要的自我约束方法之一,更是我们共产党人具有高度自觉性的体现。片中介绍,刘少奇同志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书中曾经说:“因为他无私心""即使在他个人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的时候,能够慎独,不做任何坏事。他的工作经得起检查,绝不害怕别人去检查。”这段精辟论述对我们理解慎独,重视慎独,自觉地加强党性和道德修养指明了方向。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的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一些重要的阶段性特征: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利益矛盾更加突出。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而我们党员干部面临的考验和诱惑也前所未有。在此强调加强自身的党性修养,增强自身的免疫力,真正做到“慎独”尤为重要。片中所述。综观违纪违法行为的发生,几乎所有的权钱交易、以权谋私都是在背地里发生的,或违纪违法者自认为是在隐蔽的条件下进行的。“独处无人”时,脱离了组织和群众监第1页共4页督的视线,各种错误思想的影响和名、利、色的诱惑力就会大大增强,违纪违法行为易在暗处滋生。具体表现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慎独”就是要做到人前人后一个样,有监督和无监督一个样,八小时工作时间内和八小时以外一个样,台上台下一个样,在职和离职一个样,顺境和逆境一个样。然而,我们的少数领导干部却做不到这点,导演了自己的两面生活,踏上了前后两种不同的人生之路。XX省原副省长胡长清就是人前人后迥然两样的一个典型。他在公共场合常常以热情豪爽、平易诚实的形象出现,他的客厅里挂着“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的条幅,充满讽刺意味。2000年2月15日,XX省XX市中级人民法院以受贿罪、行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判处胡长清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全部财产,追缴非法所得161.77万元。XX市原市长慕绥新也是这样的“双面人”。上任伊始,慕绥新这样宣:“让我们一起向各位代表,并通过你们向全市人们表达我们共同的决心——忠于职守,奋工作,依法从政,廉洁奉公,牢记宗旨,报效人民。”这个把自己妆扮成“政绩市长”的贪官,在暗地里却收受他人钱物折合人民币达1000余万元。2001年10月,绥新因受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被依法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慕绥新后来说:“我没有办法以我的脸面去面对这些老百姓,我怎么去和他们讲,我平时在会上讲的是什么东西,我自己下面收的是人家什么东西,没有办法面对他们。”这些“双面人”心存侥幸,以为在独处时做错事、坏事、丑事不会被人发现,就放纵自己。有的党员领导干部并非以党纪政纪,而是以“能不能被人发”、“能不能被追究”为自己行为的界线标准。却忽视了这样一个真理:任何事既然做了,是客观存在,错误的思想和行为总有一天会被人觉察到。那种自以为在外面无约束之时,在无人察觉的“隐”、“微”之处,放纵自己而做出违反党的纪律和不符合党的标准的事无人知晓,其实是自欺欺人。以上案例发人深省。祸患常积于忽微。“慎微“是慎独的第2页共4页应有之义。慎微就是注意小节、小事,微处自律。综观腐败分子,除了极少数属用人上的疏漏致使用人不当、“带病提”、“带病上岗”外,绝大多数违纪违法的党员干部滑入腐败深渊都经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