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4年青岛版科学四上《杯子变热了》简案教学内容:青岛版科学四年级上册(46—47页)教学目标:1.能对热现象提出问题,自己设计实验验证提出的问题,并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出来。2.同意合作与沟通,体验合作的愉快;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3.知道热能从一个物体传到另一个物体;了解热总是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创设情境师:拿出一个不锈钢杯子,让同学摸,你有什么感觉?(凉凉的、滑滑的等)倒上热水,再让同学摸,(杯子变热了)师:杯子是怎样变热的,让同学试着猜原因。师小结:杯子的热是热水传递过来的,热是怎样在杯子中传递的?今日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探究杯子变热了!板书课题:杯子变热了。(二)设计实验,探究科学1、想一想:让同学设计实验方案来讨论热是怎样在固体中传递的?2、说一说:小组讨论之后,汇报小组内讨论的最优的实验方案。3、做一做:方法一:在火柴头上抹上凡士林,将火柴粘在铜棒上的凹陷处,然后,用酒精灯给铜棒的一端加热,观察火柴棒会怎样?方法二:在铁片上面均匀抹上凡士林,用酒精灯从中央加热铁片,观察凡士林融化的方向。4、画一画:通过实验你看到了哪些现象?(用图示的方式表达出来)想一想、说一说、做一做和画一画这四个环节结束后,师小结:热可以沿着物体,从温度高的部分传到温度低的部分,这种传递热的方式叫做传导。(三)拓展探究,介绍热的良导体和热的不良导体。1、将两双不同材质的筷子放在热水杯里,让同学感受不同的温度变化,认识热的良导体和热的不良导体。2、解释杯子是怎样变热的?杯子是热的良导体,实际上是杯子传导热了,前后照应,呼应课题。(四)回归生活,应用科学概念师: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都利用了本节课所学习到的知识,大家请看,你能解释下列的生活现象吗?(五)课堂总结:师:说说本节课的收获。老师总结:同学们真了不起,本节课学习了很多的知识,我们一起回顾本节课的探究过程,我们通过“想一想、说一说、做一做和画一画”探究出了热的传递方式传导,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不仅能够记住本节课所学习到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希望同学们学会利用本节课探究问题的方法“想一想、说一说、做一做和画一画”这四个环节去解决以后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附送:2024-2024年青岛版科学四上《杯子变热了》表格式教案课题案序时间授课人教学目标1.能够做固体热传递的实验;认识固体热传导是热传递的一种方式。2.知道热能从一个物体传到另一个物体,热总是从高温部分传向低温部分。3.能够发挥想像力,大胆猜想。4.体会用数据进行论证的重要性。教学重难点1、知道热能从一个物体传到另一个物体,热总是从高温部分传向低温部分。2、能够发挥想像力,大胆猜想。教学过程一、观察思索杯子变热的原因,激起探究欲望,初步感知热的传递同学们,今日老师为每一个小组准备了不同材质的两个杯子,谁起来给大家介绍一下?现在就请同学们用手摸一摸这两个杯子,说一说你的手有什么感觉?补正现在老师在你们的杯子里加入凉水,你们再摸一摸说一说你的手有什么感觉?假如我们给杯子里倒满热水,结果会怎样?(让同学猜想)真的是这样吗?我们来试一试。操作:往杯子里倒水(每组安排能力强的孩子倒水,老师要提醒同学小心烫伤)。每人都摸一摸。老师要提醒同学同时摸两个杯子,摸不同的部位,然后让同学说自己的感觉。(同学自由汇报)同学们,那你们觉得奇怪不奇怪呢?是什么原因让凉凉的杯子就能变热了呢?(同学自由汇报)那我们的手又是怎么感觉到热的呢?(同学自由汇报)杯子变热了这一简单的生活现象一定藏着科学神秘,那就让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好吗?课件展示课题:杯子变热了。【创设问题情境,从最平常的生活场景切入问题,自然的引发同学从最熟悉的生活经验中发觉问题、提出问题,并引导同学进行积极的猜想、质疑和设计。】二、猜想还有哪些物体也有这个本领?联系生活经验,猜想热传递现象的存在范围,激起探究欲望杯子既然能传递热,那热能不能在其他的物体中传递呢?(同学猜想)举个例子说说看!(同学自由汇报)【创设思维空间,引发同学积极思考,促进同学自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