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纲济公传书场1.国清寺求子第一篇:郭德纲济公传书场1.国清寺求子郭德纲济公传书场1.国清寺求子(郭上场,观众鼓掌。见到有人要送花,去接。观众鼓掌。)谢谢,谢谢(观众鼓掌。郭回到台上。观众喊“来一个。”观众笑。郭将花放在台上。)还有没有(观众笑。)这个,来了很多的人,来听我这"瞎说。其实说句良心话呢,好久没说这个了,老怕说不好,要不咱换一别的也行。(观众小笑。)刚才是"烧饼(注:“烧饼”值朱云峰。)。(把手指向右前方,貌似在指曹鹤阳。)你看我们这个小四,我们管曹鹤阳叫“小四”。很多人都纳闷:怎么叫“小四”呢。我也不知道。我问他:怎么叫“小四”呢。他说我戴着个眼镜,他们给我起外号叫“小四眼”。我说那不像话,我说"就叫这个吧(观众笑。)(笔者:你也一样。)之前"说过一次济公传,这是一个""长篇的故事。我记得说了两天可能是。后来电台剪成了六回,给大伙播,就之后一直没差得出功夫来。诶这回行了,我腾出八天时间来,推掉了好几千万的演出。(观众笑。)(笔者:吹吧你。)应该的呗是吧,应该的呗。我也得知道你们肯定能给我补上这个钱的(观众笑,然后有人小声与郭说话。)说,说,说。这是憋着讹人呢这是。(观众和郭一起笑。)希望大伙这八天"都坚持来吧,反正我是天天都来。(观众笑。)这不废话吗,我不来人听谁啊。少说废话,多唠点干的,能买着票也不容易,你在说四十分钟闲话,对不起各位,是不是。今儿这就说的不少了。守法朝朝忧闷,强梁夜夜欢歌,损人利己骑马骡,正直公平挨饿。修桥补路瞎眼,杀人放火儿多,我到西天问我佛,佛说:(啪)“我也没辙。“(注:定场诗。)(观众鼓掌,叫好。有人喊:“再来一个。”)再来一个还是这个。(观众笑。)没有说俩的,这让人笑话知道吗,这就说一个。干嘛用的呢。起到一个压言的作用,各位安静啊,别说啦,得听我的,别闹腾,嗑瓜子都小点声,(观众小笑。)我这么一说你们该使劲使劲。第1页共5页有人问我,开场之前跟我聊天,问你这是"评书啊。还是单口相声啊。我说现在这个事就不好解释了。怎么呢,其实从艺术的角度来说这两者"好多地方都相似:首先说,都是一个人表演,而且呢,讲故事。有包袱、有情节、有笑料、有评论。你说评书这里面有评述,那我们这个也有。啊,所以现在来讲,怎么来区分呢。我认为,就是看人:你们听惯了我说相声了,我说评书大伙也认为,这是单口相声;袁阔成先生呢,评书大家,人家说单口相声各位也认为,这是评书。所以说很难分。不管是说书也罢,说单口相声也罢。其实呢从艺术的角度来分析都一样。啊,不过这不好来:俩人,这儿站一于谦,你看我这镗镗镗镗镗一说,你们也痛快,我也痛快,是吧。(观众笑。)我一个人,我不能挤兑我自己呀,我这个我那个我怎么了地了我,是不是。当然了我一个人说,书里面也会带上于谦的。(观众(笑。):“好~咦~~”)(笔者:带上李菁何云伟还行。带上于谦。你就等着挨打吧。)历史上有济公这个人,1209年圆寂,到今年是整整八百年。这个人活到六十一岁。当然了,跟您看的神话故事不一样啊。是有这么一和尚,放荡不羁,但是什么鞋儿破帽儿破那是大伙编的,那是没有。真真假假,假假真真。人民群众啊,把种种美好的愿望浓缩了一下放在这个人身上来表现,是这么一个原因。啊,圆寂到今天是八百年。和尚去世叫圆寂。皇上死了叫驾崩。诸侯"死了,这叫薨。咱们看红楼梦不也是吗,贾母去世了,丫鬟进来:“老太太薨啦。”啊你这,你得懂这个字啊,老太太薨了,去世了。你要是不明白要了亲命了,老太太“烘”(音)了,坐炉子上了是怎么的。士大夫死了呢,叫不禄,其实过去士和大夫呢分两种:士死了这叫卒,大夫死了叫不禄。大夫是朝廷里的官。不禄:不再吃朝廷的俸禄,吃不了了,死了。普通人没了才叫死。(笔者:没听明白啊。)还有一些个跟我做对的人死了呢叫"哦耶。(观众(笑。):“咦~~”)(笔者:你说那个干啥啊。)我就这么一说呀,你们就这么一听,(郭与观众笑。)没直播我还不说呢(郭笑。)。(观众笑。)一说一乐的事,大伙要是痛快就一块喊哦耶就行了。(观众笑。)(笔者:那就是你死了。)直播这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