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重防尘防毒防噪声试卷试题(无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急性苯中毒主要表现为对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作用,而慢性中毒主要为什么系统的损害?()A.呼吸系统B.消化系统C.造血系统2、引起煤气中毒的主要原因是超量吸入什么气体?()A.一氧化碳B.一氧化氮C.二氧化碳3、在生产过程中,控制尘毒危害的最重要的方法是_____。()A.生产过程密闭化B.通风C.发放保健食品4、铅中毒者常表现为_____()A.兴奋B.乏力,关节酸痛C.无明显感觉5、噪声级超过_____分贝,人的听觉器官易发生急性外伤,致使鼓膜破裂出血。()A.100B.120C.1406、噪声对心血管系统引起的不良影响表现为_____?()A.交感神经紧张B.血管痉挛C.以上两者7、下列哪种毒性粉尘,对人体危害程度随其溶解度的增加而增加?()A.铅B.面粉C.糖粉8、车间空气中一般粉尘的最高允许浓度为多少毫克/立方米。()A.15B.5C.109、下列哪种物质可经皮肤进入人体损害健康?()A.汞B.尘土C.碳10、石棉尘埃对人体的哪种器官有危害?()A.胃部B.手部C.肺部11、呼吸器具在每次使用后应_____()A.加以清洗B.扔掉换新的C.用布抹净12、防止毒物危害的最佳方法是()A.穿工作服B.佩戴呼吸器具C.使用无毒或低毒的代替品13、噪声对人体的危害主要决定于下列哪些因素?()A.个人的适应能力B.接触噪声的时间长短及噪声强度C.天气及地理环境14、下列三种毒气哪一种是无色无味的?()A.氯气B.一氧化碳C.二氧化硫15、电焊时产生的有害气体是什么?()A.氯氧化物B.二氧化碳C.氯气16、亚硝酸盐呈_____,味感微咸或微甜,常被误食而中毒。()A.白色粉末B.黄色粉末C.粉红色粉末17、下列毒物那个不属于刺激性和窒息性毒物。()A.铅B.氯C.一氧化碳18、粉尘通常是指飘浮于空气中直径_____的颗粒。()A.小于0.1微米B.大于0.1微米C.大于0.1毫米19、清理工作地点散布的有害尘埃时,应用下列哪种工具?()A.扫把B.吸尘器C.排风扇20、进入高噪声作业区工作时,要_____。()A.带安全帽B.戴护耳用具C.补充维生素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40分)1、一些有毒气体可以阻断外呼吸的过程,另一些有毒气体可以阻断内呼吸过程,使得细胞不能得到_____,这些有毒的气体,叫_____气体。2、硫化氢为_____、_____时带有臭蛋样气味的气体,_____时使嗅觉麻痹,故难以凭嗅味强弱来判断其_____。3、粉尘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并能较长久地_____的固体微小颗粒。按其来源,粉尘可分为_____过程产尘和_____过程产尘两类。4、预防粉尘对人体健康危害的根本措施是_____或_____发尘源。5、生产性粉尘分为:_____粉尘、_____粉尘和_____粉尘,其中_____粉尘最为常见。6、职业病是_____因素作用于人体的强度与时间超过_____,导致人体_____或器质性病理改变,从而出现的相应的临床症状,这类疾病称为职业病。7、防尘面具是由_____、眼窗、_____三部分组成,除能防止粉尘对_____的危害外,还对人的眼睛、面部、头部起到_____作用。8、生产性毒物通过_____、_____、_____等途径危害人体。9、预防职业中毒的有效措施有:组织管理措施,_____,_____。10、防止噪声危害应从_____、_____和接收者三方面采取防止措施。11、焊工工作时要戴焊工专用的_____、口罩、面罩,戴好_____、脚盖,穿好_____等。12、劳动保护用品是用来保护_____在生产劳动中_____与_____方面的专用物品。13、呼吸护具分为_____、_____、_____三类。14、选择呼吸防护用品时应考虑有害化学品的_____、作业场所污染物可能达到的_____、作业场所的_____、使用者的脸型和_____条件等因素。15、急性中毒是指生产性毒物_____或_____内,通过人的呼吸道、皮肤或消化道,_____进入人体内,使人体在_____内发生病变。16、工人进入硫化氢工作场所时,应先对环境毒情进行_____,采取通风置换、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