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讲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一、单项选择题1.下图为甲地所在区域某时刻高空两个等压面P1和P2的空间分布示意图,图中甲、乙两地经度相同。此时甲地近地面的风向为()A.东南风B.西南风C.东北风D.西北风解析:选B。根据图中等压面P2在38°N高空向上凸,可以推断出38°N高空为高压,其近地面为低压,在近地面水平方向上大气由甲地向38°N方向运动,再结合北半球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右偏可判断此时甲地近地面的风向为西南风。(2019·徐州联考)地表净辐射是地表通过短波、长波辐射过程得到的净能量,大致是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与地面辐射之间的差额。下图为我国部分省区地表净辐射年内变化图。据此完成2~3题。2.冬季,对西藏和黑龙江地表净辐射差异影响较小的因素是()A.太阳高度B.昼长C.海拔D.地表植被3.湖南省5、6月份地表净辐射较小的主要原因是()A.太阳辐射弱B.阴雨天气多C.地面辐射强D.白昼较短解析:第2题,西藏和黑龙江的纬度差异较大,冬季两地的太阳高度和昼长相差较大,造成地表净辐射差别大;西藏海拔比黑龙江高,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冬季获得的地表净辐射大于黑龙江;冬季,西藏和黑龙江气温均较低,地表植被均枯萎,对地表净辐射的影响较小。选D。第3题,依据地表净辐射的含义判断其较小的原因是太阳辐射弱或是地面辐射强,再结合时间“5、6月份”判断湖南省在5、6月份受准静止锋的影响,处于梅雨季节,降水较多,大气的削弱作用强,地表净辐射较小。选B。答案:2.D3.B(2019·扬州模拟)在天气晴朗时,珠峰顶常飘浮着形似旗帜的乳白色烟云,这就是珠峰旗云。旗云是由对流性积云形成,可根据其飘动的位置和高度来推断峰顶风力的大小。因此,珠峰旗云又有“世界上最高的风向标”之称,读右图旗云,完成4~5题。4.峰顶对流运动的直接热源主要是()A.阳坡冰雪带B.阳坡岩石裸露带C.阴坡冰雪带D.阴坡岩石裸露带5.产生旗云的时间段落主要集中在当地时间()A.8-11时B.11-15时C.15-18时D.20-24时解析:第4题,冰雪的反射率强,所以绝大部分太阳辐射被反射,不可能使峰顶直接升温,故排除A、C项;裸露岩石的反射率小,能够吸收太阳辐射,使峰顶增温,又因阳坡接收的太阳辐射多于阴坡,故排除D。第5题,因为旗云是对流性积云,故地表温度最高的时候,对流运动最强,而一般午后2时前后地表温度最高,即14时前后。答案:4.B5.B(高考四川卷)雾是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下图为中国年平均雾日空间分布图。据材料回答6~7题。6.下列地区中,年平均雾日最少的是()A.福建沿海B.黄海沿岸C.准噶尔盆地D.柴达木盆地7.与四川盆地内秋、冬季节多雾直接相关的是()A.秦岭阻挡冷空气南下B.气流受地形阻挡抬升C.受暖湿的东南季风影响显著D.晴朗的夜间地面辐射冷却强解析:第6题,读中国年平均雾日空间分布图,根据图例可知,柴达木盆地年平均雾日最少,<5天,福建沿海大部分≥50天,黄海沿岸大部分为20~49天,准噶尔盆地大部分为5~19天。故选D。第7题,雾多出现在晴朗、微风、近地面水汽比较充沛或有逆温存在的夜间或清晨。四川盆地内由于秋、冬季节阴雨天少,晴天多,晴朗无云的夜间地面辐射冷却快,使近地面大气降温快,水汽易冷却凝结形成雾。故选D。答案:6.D7.D读鄱阳湖周边德安气象观测站和鄱阳气象观测站年平均风速逐时距平日变化图(正距平为西风,负距平为东风),回答8~9题。8.有关两气象观测站风向的判读正确的是()①德安气象观测站8-19时吹西风②德安气象观测站19时-次日8时吹西风③鄱阳气象观测站11-21时吹东风④鄱阳气象观测站21时-次日11时吹东风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9.两气象观测站昼夜风向变化的原因是()A.湖陆的面积差异B.湖陆的湿度差异C.湖陆的海拔差异D.湖陆的热力差异解析:第8题,据图可知,德安气象观测站8-19时主要吹东风,19时-次日8时吹西风;鄱阳气象观测站11-21时吹西风,21时-次日11时吹东风。故选D。第9题,两地昼夜风向变化是湖泊与陆地热力性质差异造成的。故选D。答案:8.D9.D二、双项选择题10.下图表示了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