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讲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一、单项选择题(2019·淮安联考)光伏农业是光伏发电与农业生产相结合,棚顶太阳能发电、棚内发展农业生产的新型光伏系统工程,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新模式。如图为我国某地光伏农业大棚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1.影响光伏农业大棚生产效益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地表形态B.风速大小C.天气状况D.土壤性质2.光伏农业大棚内太阳能LED灯的主要作用是()A.提高大棚夜间温度B.延长农作物受光时间C.捕杀棚内农作物害虫D.方便农民夜间劳动解析:第1题,光伏发电主要是利用太阳能产生电能,大棚农作物的生长也要依托太阳能,二者都与太阳能密切相关,故影响光伏农业大棚生产效益的主要自然因素是天气状况。第2题,光伏农业大棚内使用太阳能LED灯,可以在夜间对农作物实施照明,延长农作物受光时间,缩短农作物生长周期,促使大棚内农作物提前上市。答案:1.C2.B(2019·镇江模拟)下表为某年五国农产品自给率统计表(单位:%)。据此回答3~4题。麦米薯类砂糖肉类丹麦107124103110351法国1474010314062德国8799829287俄罗斯112571009099日本91049712893.丹麦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A.商品谷物农业B.大牧场放牧业C.乳畜业D.混合农业4.根据表格内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日本农业以商品农业为主B.法国和德国的砂糖以蔗糖为主C.俄罗斯的农业主要集中在亚洲部分D.法国的农业集中在巴黎盆地解析:第3题,丹麦肉类自给率最高,以畜牧业为主;丹麦人多地少,经济发达,不适宜发展大牧场放牧业,适合发展乳畜业。第4题,日本多数农产品自给率不足100%,商品率低;法国和德国位于温带,不产甘蔗;俄罗斯的农业主要集中于东欧平原。答案:3.C4.D(2019·无锡模拟)下图表示的四个区域均是世界上著名的农业生产区。读图回答5~6题。5.四个区域中,农业地域类型属于以牧牛业为主的大牧场放牧业的是()A.甲B.乙C.丙D.丁6.关于四个区域农业生产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粮食商品率高B.乙—机械化水平低C.丙—水利工程量大D.丁—市场适应性强解析:第5题,据图可知,甲为恒河平原,为水稻种植业;乙为密西西比平原,为商品谷物农业;丙为拉普拉塔平原,属于以牧牛业为主的大牧场放牧业;丁为墨累—达令盆地,为混合农业,故本题选C。第6题,从农业地域类型来看:甲为水稻种植业,粮食商品率低;乙为商品谷物农业,机械化水平高;丙为大牧场放牧业,水利工程量大是水稻种植业的特点;丁为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可根据市场的需求选择多种小麦或者多牧羊,具有很强的市场适应性,故本题选D。答案:5.C6.D下图为三个地区农业资料图。读图,完成7~8题。7.有关三地农业地域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A.①为混合农业B.②为商品谷物农业C.③为水稻种植业D.三地均为传统农业8.有关三地农业生产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①市场适应性强,有利于恢复地力B.②生产规模小,单产高C.③专业化程度和技术水平低D.①③生产规模大解析:第7题,由图可以看出:①地种植业比重约50%、畜牧业比重约50%,商品率高,应该是混合农业;②地种植业比重约85%、畜牧业比重约15%,商品率低,应该是水稻种植业;③地种植业比重约10%、畜牧业比重约90%,商品率高,应该是大牧场放牧业。第8题,①地混合农业能够根据市场的需求决定种植或者养殖的类型和规模,市场适应性强,种植与放牧轮作,利于恢复地力;①③两地的农业生产规模大,机械化、专业化水平高;②地为水稻种植业,生产规模小,小农经营,单位面积产量高。答案:7.A8.C(2019·徐州模拟)下图为某农业生产模式图,读图回答9~10题。9.该农业最可能是()A.人工草地畜牧业B.粮草结合混合农业C.多元开发立体农业D.热带地区迁移农业10.该生产模式会对当地自然环境产生影响,下列说法最可信的是()A.改变自然带类型B.保持土壤肥力C.增大气温日较差D.增加原生物种解析:第9题,分析该农业生产模式,有复合牧草、干饲料、畜、禽、土壤等元素,可判断出是人工草地畜牧业,故选A项。第10题,自然带类型与所在地的气候有关,该模式无法改变,A项错误;由于将落叶和畜、禽的排泄物进行了还田,故可以保持土壤肥力,B项正确;人工草地改变了下垫面的物质,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