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种是符合题目规定的。请用28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规定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教师讲解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的“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引导学生体会“折柳”蕴含的惜别怀远之意,并举例深入阐明,下列适合的是()。A.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B.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C.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D.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2.教师规定学生挑选一篇文章,与史铁生《秋天的怀念》、朱德《回忆我的母亲》组合,完毕散文周刊中“歌颂母亲”主题的组稿任务,下列适合的是()。A.海伦·凯勒《再塑生命的人》B.朱自清《背影》C.鲁迅《阿长与(山海经)》D.泰戈尔《金色花》3.名著导读活动中,教师向学生推荐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小说,下列适合的是()。A.沈从文《湘行散记》B.林海音《城南旧事》C.屠格涅夫《猎人笔记》D.丹尼尔·笛福《鲁滨孙漂流记》4.学完《威尼斯商人》,教师组织学生开展“文学人物画廊中的‘吝啬鬼”’专题研究,下列作品不适合的是()。A.契诃夫《变色龙》B.吴敬梓《儒林外史》C.果戈理《死魂灵》D.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5.教学《马说》时,教师规定学生举出一种与“其真不知马也!”中“其”的意义、使用方法相似的句子,下列适合的是()。A.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B.圣人之所认为圣,愚人之所认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C.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D.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战国策》)6.教师告诉学生,许多经典名句都是在学习前人佳句的基础上创新而成。规定学生举例阐明,下列不适合的是()。A.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怀旧空吟闻笛赋”,由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中“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化用而来B.鲍照《拟行路难》有“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一句,李白《行路难》化用为“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C.李白《把酒问月》有“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一句,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化用为“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D.杜甫《望岳》中的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由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化用而来7.学习《藤野先生》,教师引导学生领悟“反语”的作用,一学生认为“反语”都包括愤激之情,另一学生举例提出异议,下列例子适合的是()。A.也有解散辫子,盘的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鲁迅《藤野先生》)B.有几种“慈祥”的老板到小菜场去搜集某些莴苣的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他们难得的佳肴。(夏衍《包身工》)C.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种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种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欧洲。(雨果《给巴特勒的信》)D.我那时真是聪颖过度,总觉得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价钱,就送我上车。(朱自清《背影》)8.某教研室学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原则()》,围绕课程的总体目的和内容,展开研讨,下列观点对的的是()A.提高阅读能力远比情感教育重要得多B.培养学习习惯难以成为课堂关注的内容C.开展探究性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D.大量讲授写作技巧是写作教学的重要内容9.教师自学《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原则()》后,对“阅读教学和评价提议”的有关内容刊登了某些见解,下列观点对的的是()A.阅读教学中要防止使用比方、排比等知识概念B.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多角度、有创意地解读文本C.文学类文本阅读重在评价学生的信息筛选能力D.略读评价重在考察学生对材料的综合理解能力10.某教材在冰心《荷叶母亲》选文旁边有一句批注:“这里为何要插叙与家乡园院里的‘莲花’有关的往事?”这段文字属于语文教材的哪一种系统?()A.练习系统B.知识系统C.助读系统D.选文系统11.阅读某版教材课文《滹沱河和我》的教学叙事(片段),按照规定答题。这一环节的教学既紧紧围绕词语理解,又超脱于词语之外,例如对“喷”和“降落”的分析,就是联络文中刻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