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中心科研工作总结2010年在院领导的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顺利完成局机关下发的各项任务,科研与设计两手抓,协调并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和业绩。现将科研中心2010年的工作总结如下:一、科研部门取得的成绩1、项目申报与研究取得新突破2010年申报市科技局项目“茉莉花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及多倍体繁育”、“月见草属植物引种与选育种研究”等4项、省建设厅项目课题4项。立项市科技项目“茉莉花的品种保存及多倍体繁育”1项。积极做好已申请立项课题。2010年,课题组完成省科技厅课题“匍匐月见草的引种、驯化与栽培”项目的年度进展工作,包括生物学观察研究、繁殖技术研究、栽培实验研究和局部应用试验研究(具体见2010月见草课题总结)。完成了“古树名木养护与管理标准”、“XX市荔枝古树遗传多样性评价与资源保护”、“园林绿化种植土质量标准”课题的评审工作。编写出版了院刊杂志《福州园林科技》一期,目前第二期的编写工。作正在进行多人多次在多个期刊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5篇。继续做好课题结题后的评奖工作,先后参与了市科技局、XX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住房与城乡建设部的报奖工作。《古树名木保护技术研究》、《古树名木鉴定与评估标准》、《古棕榈植物保护技术研究》三项捆绑组成的《濒危古树名木保护技术研究》项目获得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华夏建设奖二等奖,《古树名木鉴定与评估标准》、《大树移植技术规程》、《古树名木管理与养护技术标准》分别获XX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建设奖一等奖、二等奖和二等奖。从而在科研上无论是申报课题数量,还是获奖等级和数量都实现了新的突破和质的飞跃。2、古树名木保护工作走上新台阶配合局机关古树名木保护工作的需要,积极做好市古树名木保护工作。2010年度共制定100多棵古树名木保护方案,20多棵古树迁移保护方案;充分落实与应用《古树名木评估与鉴第1页共4页定标准》、《古树名木养护管理标准》等古树名木保护技术规程,有效的起到了保护古树名木作用。古树名木gps定位与挂牌工作取得巨大进展,多方协商,克服资金不足困难,解决了相关仪器经费短缺问题,推动了XX市古树名木保护信息化进程,目前,本部门正在开展新一轮的古树名木gps定位与调查挂牌工作,有望在明年六年份左右完成全市的古树名木gps定位和普查挂牌工作,从而开创古树名木保护的新纪元。3、优良苗木引种驯化与管理工作开创新局面充分发挥园林科技的前沿平台作用,继续理清思路,做好优良苗木引种驯化工作。先后到厦门、漳州、广州、深圳、东莞等地进行实地园林植物资源调查,并引进多批优良苗木,丰富了单位的种质资源,引种苗木达到50多种,包括飘香藤、榕树桩景、大花芦莉等一批优良苗木得到快速推广应用;此外,单位近期准备到广西、湖南等地开展引种工作,进一步拓展单位优良苗木的引种范围。完善单位苗木管理工作,管理方面进一步完善,目前采取专人专项管理,明确了各自职能,初步形成了各司其职、统一管理的合力。做好优良苗木繁殖工作,目前已采取扦插、种子等多种繁殖方式使30多种苗木等到扩繁。对引种的新优植物开展繁育工作,已进行了金顶相思、富贵籽、金鸡菊、波斯菊、月见草、匍匐月见草、茑萝等植物的种子繁殖试验;开展了多花素馨、鸡血崖豆藤等藤本植物的扦插繁殖。4、科研条件进一步改善针对单位科研基础条件比较薄弱问题,单位注重科研条件的改善,先后购买了土壤测定仪、电子天平、gps定位仪、测距仪等一批实验仪器,极大的改善了单位的科研环境。并组建了组培实验室,配备了相应的研究条件,为单位在组培快繁方面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目前,组培实验室正进入实际应用阶段。二、2011年科研中心工作计划展望新的一年,本中心将在2010年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开拓创新,深化管理改革,着力抓好科研、设计工作,坚持两手第2页共4页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完善协调体制,重点做好以下工作:1、继续做好项目的申报、研究、报奖等工作。强化项目的全过程监督,抓紧现有课题的研究工作,准备好新项目的申报,完善项目结题的后续报奖应用工作,充分做好系统研究工作。特别要做好“茉莉花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及多倍体繁育”课题的种质资源收集与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