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方药施护第四章方药施护蒋东伶蒋东伶1、掌握中药的性能、中药煎服法与护理;2、熟悉中药的应用、方剂基本知识、用药护理;3、了解常用中药与中成药。学习目标学习目标第四章中医用药护理第四章中医用药护理一、中药与方剂112233二、常用中药与中成药三、用药护理学习内容学习内容第四章中医用药护理第四章中医用药护理一、中药基本知识(一)中药的性能1、四气即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寒性或凉性——板蓝根、蒲公英;热性或温性——干姜、肉桂;平性——茯苓、猪苓。第四章中医用药护理第四章中医用药护理第一节中药与方剂第一节中药与方剂2、五味即辛、甘、酸、苦、咸五种药味。辛—发散、行气、行血(生姜、红花)甘—补益和中、缓急止痛、调和药性(人参)酸—收敛、固涩(五味子、乌梅)苦—清热泻火、通泄、降气、燥湿、坚阴(杏仁、黄连)咸—软坚散结、泻下(海藻、芒硝)第四章中医用药护理第四章中医用药护理3、升降浮沉是指药物作用的不同趋向。升—治疗病势下陷的、病位在上或在表;降—治疗病势上逆的、病位在下或在里;浮—花、叶、枝、皮等质地较轻的药物;沉—果实、种子、矿物等质地较重的药物。第四章中医用药护理第四章中医用药护理4、归经是指药物作用的部位。如麻黄有平喘作用,归肺经。5、毒性利用药物对机体的损害性治疗疾病。第四章中医用药护理第四章中医用药护理(二)中药的应用1、中药的配伍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2、用药禁忌(1)配伍禁忌——“十八反”,“十九畏”。(2)妊娠用药禁忌毒性强,药性猛,活血化瘀或行气破滞等。(3)用药饮食禁忌一般而言忌食生冷、辛辣、油腻、腥膻、有刺激性的食物第四章中医用药护理第四章中医用药护理二、方剂基本知识(一)方剂的组成原则方剂的组成,遵循“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1、君药: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必不可少。2、臣药:一是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的药物;二是针对兼病或兼证起治疗作用的药物。第四章中医用药护理第四章中医用药护理3、佐药:一是佐助君、臣药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症状或兼证的药物;二是减缓或消除君、臣药的毒性或峻烈之性;三是与君药性味相反,在治疗中起反佐作用的药物。4、使药:一是引经药,即引方中诸药直达病所的药物;二是调和药,即调和方中诸药作用的药物。第四章中医用药护理第四章中医用药护理(二)方剂的组成变化1、药味加减的变化随证加减、配伍变化、组方变化。2、药量增减的变化3、剂型更换的变化汤剂多用于急证与重证丸剂多用于缓证和轻证第四章中医用药护理第四章中医用药护理(三)常用方剂剂型第四章中医用药护理第四章中医用药护理汤剂散剂丸剂膏剂糖浆剂冲剂片剂注射剂酒剂丹剂口服液线条剂三、中药煎服法及护理(一)中药煎法1、用具:以砂锅最佳,禁用铁、铜等金属器皿。2、用水:水质纯净、矿物质少的自来水,凉水或凉开水,水量视情况而定。第四章中医用药护理第四章中医用药护理3、浸泡:复方汤剂浸泡药物30-60min,以根、茎为主的汤剂浸泡1h,以花为主的汤剂20-30min。4、煎药火候与时间:“先武后文”。第四章中医用药护理第四章中医用药护理5、特殊煎煮法先煎:矿物、贝壳类药物,先煎后再下它药。后下:气味芳香的药。包煎:纱布包煎。另煎:有些贵重药物应另煎频服,如人参。烊化:黏性大、胶性且易溶的药物宜单独溶化,再与其它药液兑付。冲服:散剂、丹剂等需要冲服。泡服:易溶于水或久煎易破坏药效的药物。第四章中医用药护理第四章中医用药护理(二)中药服法1、服药时间:饭前:一般药物宜在饭前1小时服用。饭后:对胃肠有刺激的药物宜饭后服用。其他:补益药宜空腹服;安神药宜在睡前服。2、服药方法:汤剂一般多用温服;呕吐病人宜先服少量姜汁;口腔、咽喉病人宜少量频服或含服等。第四章中医用药护理第四章中医用药护理一、常用中药(一)解表类凡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第四章中医用药护理第四章中医用药护理第二节常用中药与中成药第二节常用中药与中成药(二)清热类能清泄里热,用以治疗里热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第四章中医用药护理第四章中医用药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