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如何让痛风不“痛”《痛风》1799年英国著名漫画家詹姆斯*吉尔瑞发表的漫画痛风的“历史”•“啃噬人脚的黑色魔鬼”;•“其痛如虎咬”;•“痛风夜间痛甚,叫号撼邻”。——没有哪种疼痛像“痛风”这样让人们如此恐惧!痛风很古老,但还是很痛•这种古老的疾病并没有随现代医学的发展而消除;•相反:发病率居高不下,痛苦仍然持续。伍沪生.痛风与晶体性关节病.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20总发病率1.14%痛风患病率痛风在古代叫啥•痛风古已有之;•“痹症”“历节”“白虎历节风”“痛痹”•元代始有“痛风”之病名。.《金匮要略-中风历节》:汗出入水中,如水伤心,历节黄汗出,故曰历节。——张仲景《圣济总录》:历节风者,…所历之节,悉皆疼痛,故为历节风。痛甚使人短气汗出,肢节不可屈伸。——宋徽宗赵佶《医学入门》“以其循历遍身,曰历节风,甚如虎咬,曰白虎风。”——明-李梴《景岳全书》:风痹一证,即今人所谓痛风也,盖痹者,闭也。历节风痛,即行痹(风痹、痛痹)之属也。——张介宾急性期关节痛如虎噬,昼静夜发,发即痛彻骨髓痛风日久或失治骨节肿痛、畸形,甚则蚀骨破溃,渗溢脂膏终末期腰疼、血尿、石林、三焦壅塞而成“关格”痛风的临床表现痰湿内蕴复感风、寒、湿、热之邪饮酒过度、过食肥甘厚腻,生活劳逸失度内外合邪,痰湿与血相结,化为浊毒,痹阻经脉,流注关节,侵袭脏腑先天禀赋不足脾肾分清泌浊功能失调痛风痛风的病因病机本人对痛风病因病机的认识“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浊瘀”——致病之主因。”风、寒只为诱因。致病因素浊瘀痹阻经脉,流注关节,侵袭脏腑内邪致病,与痹症迥异对痛风病因病机的认识脾肾脏腑功能失调发病根本病机湿、痰与血相结——浊瘀瘀阻(浊瘀)里与血相结,留滞经脉,气阻血瘀外阻关节经络,不通则痛内留脏腑,壅塞三焦,清浊难化,百病由生。对痛风病理改变的认识痛风的证型湿热蕴结1瘀热阻滞2痰浊阻滞肝肾阴虚4《中医内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痛风辩证与痹症有别痛风性关节炎与痹症有相似表现;显然可以归属到痹症范畴;但其自身独特的特点--浊瘀为患;决定了若笼统通套痹症辩证,则难以取效。痛风辩证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一、痛风急性期有虚症吗?《素问·通评虚实论》“邪气盛则为实,精气夺则为虚”。痛风性关节炎为“浊瘀”为患,邪盛为主要矛盾无论正气脏腑虚实,祛瘀泄浊为急务。二、痛风当辨浊瘀湿痰热血痛风辩证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三、痛风有寒证吗?为什么痛风多在夜间发作?素体阳虚,水寒不化,易生湿邪;湿为阴邪,易伤阳气;夜为阴寒,同气相求;湿浊可从热化,亦可寒化;三、痛风有寒证吗?痛风辩证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痛风辩证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三、痛风有寒证吗?“痛风多在夜间发作,急性期因外寒内湿相搏,闭阻关节经络肌肤而发病,午夜阴寒最盛,故突发或加重多在夜间;湿性重浊,故多见于下肢跖踝膝等关节为主。”——山东省名中医刘启延治疗痛风主张温阳化湿;痛风辩证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四、辨痛风有没有“毒”内生之邪气:积-化-酿--毒;《金匮要略心典》:“毒,邪气蕴结不解之谓。”痛风致病因素--血尿酸,属中医之内毒;常富业张允岭王永炎等.毒的概念诠释.中华中医药学刊.第26卷第9期2008年9月:1897-1898.痛风辩证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四、辨痛风有没有“毒”“毒”的特点——起病急、发病重、症状表现相似内毒为患,诸病由生,当以解毒,攻毒。痛风辩证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五、痛风,你是辩证候还是辨分期?急性期慢性期缓解期痛风痛风痛风在病程中存在明显的阶段性浊瘀稍减,机体正气受损,脏腑功能失调,虚实夹杂;浊瘀毒热突出症候特点急性期慢性期缓解期正气暂复,浊瘀蛰藏;或浊瘀攻窜,正气大虚,脏腑衰败,而成危候;痛风辩证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五、辩证候还是辨分期•痛风不同阶段反应了“邪盛”“正虚”的消长演化;•分期辩证指导临床实践简单易行,疗效确切。痛风的治法治则湿、浊、痰、瘀、毒贯穿与痛风的全过程,治当以泄浊化瘀解毒为主线;脾肾失调,运化水湿不能,分清别浊无功,解毒驱邪无力,推陈致新不足,是发病的基础与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