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真模拟卷(一)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电效应实验中,光电流的大小与入射光的强弱无关B.卢瑟福发现了电子,在原子结构研究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C.大量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在自发跃迁时,会发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D.由玻尔的原子模型可以推知,氢原子所处的能级越高,其核外电子的动能越大答案C解析光电效应实验中,光电流的大小与入射光的强弱有关,饱和光电流的大小只与入射光的强度成正比,故A错误;汤姆孙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发现了电子,故B错误;大量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在自发跃迁时,会发出C=3种不同频率的光,故C正确;由玻尔的原子模型可以推知,氢原子所处的能级越高,量子数越大,离原子核越远,据k=m可知速度越小,核外电子的动能越小,故D错误.2.如图1所示,离水平地面一定高处水平固定一内壁光滑的圆筒,筒内固定一轻质弹簧,弹簧处于自然长度.现将一小球从地面以某一初速度斜向上抛出,刚好能水平进入圆筒中,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图1A.弹簧获得的最大弹性势能小于小球抛出时的动能B.小球斜上抛运动过程中处于失重状态C.小球压缩弹簧的过程中,小球减少的动能等于弹簧增加的弹性势能D.若抛射点向右移动一小段距离,仍使小球水平进入圆筒中,可以增大抛射速度v0,同时增大抛射角θ答案D解析由题意知,小球到达圆筒时速度为v0cosθ,小球到达圆筒到压缩弹簧至最短时,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Ep=m(v0cosθ)2,故A、C正确;小球斜上抛运动过程中处于失重状态,故B正确;由于竖直方向高度不变,小球运动时间不变,竖直方向速度v0sinθ=gt,知可以增大抛射速度v0,同时减小抛射角θ,故D错误.3.(2018·江苏六校联考)如图2所示,一小球自A点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到达B点时与弹簧接触,到达C点时弹簧被压缩至最短.若不计弹簧质量和空气阻力,在小球由A至B到C的运动过程中()图2A.小球的机械能守恒B.小球在B点时动能最大C.小球由B到C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D.小球由B到C的过程中,动能的减少量等于弹簧弹性势能的增加量答案C4.(2018·苏州市调研)某电场的等势线分布如图3所示,对该电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3A.A点的电场强度方向沿该点的切线方向B.A点的电场强度大于C点的电场强度C.将电子从A点移到C点其电势能减少4eVD.将检验电荷q从A点移到B点外力一定做正功答案B5.如图4所示,用两根相同的导线绕成匝数分别为n1和n2的圆形闭合线圈A和B,两线圈平面与匀强磁场垂直.当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均匀变化时,两线圈中的感应电流之比IA∶IB为()图4A.B.C.D.答案D解析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得:E=n=nπR2,而根据电阻定律:线圈的电阻为r=ρ=ρ,线圈中感应电流I=,综合可知,感应电流与圆形线圈半径成正比,即IA∶IB=RA∶RB,因相同导线绕成匝数分别为n1和n2的圆形线圈,因此半径与匝数成反比,故IA∶IB=n2∶n1,选D.6.(2018·扬州中学模拟)如图5所示,在理想变压器输入端AB间接入220V正弦交流电,变压器原线圈匝数n1=110匝,副线圈匝数n2=20匝,O为副线圈中间抽头,D1、D2为理想二极管,电阻R=20Ω,则R上消耗的热功率为()图5A.10WB.20WC.40WD.80W答案B解析在AB间接入正弦交流电U1=220V,变压器原线圈n1=110匝,副线圈n2=20匝,由=,得U2=40V.O为副线圈正中央抽头,则R两端电压为20V,所以R消耗的热功率为:P==W=20W,所以A、C、D错误,B正确.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6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7.(2018·连云港外国语学校调研)一个质量为0.3kg的物体沿水平面做直线运动,如图6所示,图线a表示物体受水平拉力时的v-t图象,图线b表示撤去水平拉力后物体继续运动的v-t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6A.水平拉力的大小为0.1N,方向与摩擦力方向相同B.水平拉力作用下物体滑行12mC.撤去拉力后物体还能滑行7.5mD.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答案AB解析由题图可知,撤去拉力后加速度减小,故说明水平拉力与物体所受摩擦力的方向相同,根据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