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适宜技术中医,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繁衍和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其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治未病”思想、自然疗法等有着西医无法比拟和替代的特点。2中医适宜技术概念指中医特色突出,疗效确切,经济简便,可操作性强,且经过长期临床验证安全可靠的中医诊疗技术,具有简、便、廉、验之特点。3中医适宜技术范围包括针灸、推拿、按摩、熏洗、拔罐、刮痧、针刀、敷贴、膏药、埋线、药浴、脐疗、足疗、耳穴疗法、物理疗法等百余种方法。涉及熏、蒸、烤、熨、洗、泥疗、蜡疗、中医针法手术、各种膏药、药水、酊剂、各种诊疗仪器设备、自然疗法、意象疗法、养生保健等。4治疗范围治疗范围遍及内、外、妇、儿、骨伤、皮肤、五官、肛肠等科。在医疗和保健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为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发挥着积极作用。51、灸疗法6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7灸法是用艾绒或其他药物放置在体表的穴位上烧灼、温熨,借灸火的温和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通气血、扶正驱邪、治疗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艾草其它葱、蒜、附子、核桃皮等。制成的艾卷8艾灸的器材9艾灸疗法的作用艾灸具有疏风解表、温散寒邪、温通经络、活血通痹、回阳固脱、消瘀散结、防病保健的作用。1011122、拔罐疗法拔罐疗法古称“角法”,是一种以罐为工具,以热力排除罐内空气,造成负压,使之吸附于腧穴或应拔部位的体表,造成皮肤充血、郁血现象的方法。13罐的种类竹罐紫铜罐陶罐气罐其它玻璃罐143、刮痧疗法“刮痧”是用刮痧板蘸刮痧油反复刮动,摩擦患者某处皮肤,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15刮痧工具16刮痧注意事项①注意室内保暖,尤其是在冬季应避寒冷与风口。夏季刮痧时,应回避风扇直接吹刮拭部位;②刮痧出痧后1小时以内忌洗澡;③前一次刮痧部位的痧斑未退之前,不宜在原处进行再次刮拭出痧。再次刮痧时间需间隔3~6天,以皮肤上痧退为标准;④刮痧出痧后最好饮一杯温开水(最好为淡糖盐水),并休息15~20分钟。17适应症感冒、发热、头痛、中暑、哮喘、心绞痛、颈椎病、高血压、神经性头痛、肩周炎、坐骨神经痛、乳腺增生、小儿消化不良等疾病。18禁忌证①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全身浮肿者禁用刮痧疗法;②孕妇的腹部、腰骶部禁用刮痧疗法;③凡体表有疖肿、破溃、疮痈、斑疹和不明原因包块处禁止刮痧;④急性扭伤、创伤的疼痛部位或骨折部位禁止刮痧;⑤接触性皮肤病传染者忌用刮痧;⑥有出血倾向者,如糖尿病晚期、严重贫血、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和血小板减少患者不可行刮痧疗法;⑦过度饥饱、过度疲劳、醉酒者不可接受重力、大面积刮痧;⑧眼睛、口唇、舌体、耳孔、鼻孔、乳头、肚脐等部位禁止刮痧;⑨精神病患者禁用刮痧法,因为刮痧会刺激这类患者发病。194、耳压疗法5、刺血疗法6、捏脊疗法7、按摩推拿疗法8、足疗9、敷脐妙法10、针刀20常用成人推拿手法滚法以小鱼际掌背侧至第三掌指关节部着力,用前臂旋转摆动,带动腕部屈伸、外旋的连续不断的动作。要求压力均匀柔和,滚动时贴紧体面,动作协调、连续,120~160次/分钟。揉法以鱼际、手掌、手指罗纹面和肘、小臂尺侧等部位着力,吸定于一定部位和穴位上,作轻柔缓和的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推动,并带动皮下组织。要求压力均匀适度,揉动和缓协调,不动滑动和摩擦,120~160次/分钟。摩法以手掌面或食、中、环三指指面着力,用前臂发力,连同腕部做盘旋活动,带动掌、指等着力部位做环形抚摸动作,可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摩动,50~160次/分钟。要求用力平稳,不可按压,不带动皮下组织。擦法以手掌面或大、小鱼际处着力,进行直线往返磨擦。要求着力部分紧贴皮肤,但不可重压;不论是上下擦还是左右擦,均须沿直线往返进行,不能歪斜;用力要均匀、连续,先慢后快,以局部深层发热为度。注意不要擦破皮肤,可使用润滑介质。推法以手指、掌、肘部着力,紧贴皮肤,做缓慢的直线推动。要求用力均匀,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