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3·扬州模拟)2011年8月,标准普尔公司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由AAA下调至AA+,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主权信用评级被下调,并与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持续蔓延相互交织。2012年10月标准普尔又对西班牙主权债务评级进行下调。与之相对,新兴经济体则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2007年至2012年间,中国经济增长幅度接近60%,同期,高收入国家的经济增幅仅为3%。高收入国家与新兴经济体之间人均收入的趋同速度,正驱使双方的经济增长呈现出惊人的差距。上述材料主要表明()A.欧美发达国家经济呈现全面衰落之势B.新兴经济体国家开始主导国际经济格局C.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D.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已领先全球2.(2013·揭阳模拟)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主要西方国家把一些在金融贸易上与其关系密切的国家和海外殖民地联系起来组成不同的货币集团相互对抗。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改变该混乱局面国际社会采取的关键措施是()A.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B.实施马歇尔计划C.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D.签订“关贸总协定”3.“通过使投资更好地用于生产事业的办法以协助会员国境内的复兴与建设,包括恢复受战争破坏的经济,使生产设施恢复到和平时期的需要,以及鼓励欠发达国家生产设施与资源的开发。”上述材料应出自()A.《欧洲联盟条约》B.《布雷顿森林协定》C.《罗马条约》D.《关税与贸易总协定》4.据《纽约时报》报道,法国前总统萨科齐称“我们需要一个新的布雷顿森林协议,我们不能一边是多极世界,另一方面全球却只有单一储备货币”。对此认识正确的是()A.法国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倡导者B.美元仍然是最主要的国际货币C.萨科齐希望对世界贸易组织进行改革D.布雷顿森林体系至今作用巨大5.下图为“世界出口贸易总额年均增长率”示意图。下列选项能够说明这一变化的是()A.世界经济制度化、体系化建设推动B.经济区域集团化速度大大加快C.世界各国普遍消除关税壁垒的结果D.世界贸易组织积极推动的结果6.(2013·汕尾模拟)有学者指出:各国在经济一体化的初始阶段都能够享受到极大的增长效应,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区域经济一体化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就取决于各组织进一步深化发展的速度和深度。下列最能顺应这一区域经济发展规律的应是()A.欧盟B.上海合作组织C.亚太经合组织D.世界贸易组织7.(2013·南通一模)下面是《美国、欧盟、日本部分经济数据(1999年)比较表》,对该表理解正确的是()地区或国家世界前20强跨国公司占有数量进出口贸易占世界份额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员国外汇储备中拥有的货币量出口进口美国712.7%18.8%美元占66%欧盟639.1%37.6%欧元占12.5%日本77.5%5.5%日元占5%A.美国稳居世界经济的霸主地位B.欧洲恢复世界经济的中心地位C.日元取得与美元相抗衡的地位D.世界经济格局呈现多极化特征8.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十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于2011年11月13日在美国夏威夷檀香山拉开帷幕。会议发表《檀香山宣言——迈向紧密联系的区域经济》,承诺采取切实措施推进密切联系的区域经济,使所有成员从中获益。这主要反映出()A.在亚太经合组织成员内实现了经济一体化B.亚太经合组织成为了合作水平最高的区域合作组织C.在经济合作的基础上亚太经合组织实现了政治同盟D.加强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与会领导人的共识9.(2013·唐山模拟)1996年,联邦德国总理施密特说:“如果我是一个波兰企业家,我会很警醒。加入欧盟六个月后,波兰将被扫地出门,因为在市场、生产等领域里,我们还远没有能力去竞争。”在波兰加入欧盟后,每年的经济增长率超过6%,成为欧洲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这表明()A.全球化和区域化趋势下机遇与挑战并存B.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国际联系迅速加强C.波兰在全球化进程中缺乏清醒的判断D.欧盟东扩是发达国家新一轮资本扩张10.(2013·南京盐城一模)据联合国统计,距今10年前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有36个,5年前增至42个,现在则进一步增加到50个。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A.经济发展无法改变贫困现象B.跨国公司严重威胁各国民族经济C.经济全球化拉大了贫富差距D.世界银行未能起到发展援助作用11.(2013·苏州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