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题快练四一、语言文字运用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千百年来,一些名篇巨著历经欣赏,名家按语结论________,无形中形成了定势,这对不同见解的展开造成极大的________,以至我们在欣赏美时________总是十分狭隘。A.莫衷一是制约格调B.大同小异掣肘格调C.莫衷一是掣肘格局D.大同小异制约格局答案D解析大同小异:大部分相同,只有小部分不同。莫衷一是: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制约:甲事物本身的存在和变化以乙事物的存在和变化为条件,即甲事物为乙事物所制约。掣肘:拉住胳膊,指阻挠别人做事。前者多指抽象的事物之间的关系,后者只能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格局:结构和格式。格调:不同作家或不同作品的艺术特点的综合表现,也指人的风格或品格。“格调”只有高低之分,且下文的“狭隘”一般与“格局”搭配。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一般来说,受功利之“用”驱使的读书可归为“要读书”一类,而怀有“体”之情怀的读书则可称之为“好读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五十而知天命。”这是孔子对于知识与人生宿命的感叹,“知天命”后也就熄灭了“志于学”的功利之心,最终达到“从心所欲”、领悟人生的境界了。①读书而不好好学习,兴之所至,随性自然,算是什么好学上进②“要读书”乃是“五经勤向窗前读”③后来渐有所悟,是因为明白了孔子的感叹④“好读书”却是“闲来无事好读书”⑤以前读陶渊明的“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常常觉得不着边际⑥因为既然是读书,便应该正襟危坐,皓首穷经,衡量得失,怎么能“不求甚解”呢A.⑤④②①⑥③B.②④③⑥①⑤C.②④⑤⑥①③D.④②⑤①⑥③答案C解析由前文语境可以推知,后两句先说“要读书”,再说“好读书”,可以选定②④;由后文可以选定③;⑤⑥①有直接的承接关系,所以选C项。3.下列楹联与所吟咏的名胜古迹对应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此地似曾游,想当年列坐流觞未尝无我仙缘难逆料,问异日重来修禊能否逢君②一楼萃三楚精神,云鹤俱空横笛在二水汇百川支流,古今无尽大江流③杰阁重开,依然万里群峰小斯楼更上,犹觉千秋此地高④我辈复登临,目极湖山千里而外奇文共欣赏,人在水天一色之中A.①醉翁亭②岳阳楼③鹳雀楼④蓬莱阁B.①兰亭②黄鹤楼③鹳雀楼④滕王阁C.①醉翁亭②黄鹤楼③天一阁④滕王阁D.①兰亭②岳阳楼③天一阁④蓬莱阁答案B解析解答本题,可以将以前所学过的古诗文,与每副楹联中的关键词语对应,这样便可确定所对应的名胜古迹。如①中的“列坐流觞”“重来修禊”,可对应到《兰亭集序》中的“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可见①是“兰亭”,排除A、C两项。再如④中的“人在水天一色之中”,可对应到《滕王阁序》中的“秋水共长天一色”,可见④是“滕王阁”,排除D项。故选B。4.下列与《菜根谭》中这段话观点不一致的一项是(3分)()帆只扬五分,船便安;水只注五分,器便稳。如韩信以勇略震主被擒,陆机以才名冠世见杀,霍光败于权势逼君,石崇死于财富敌国,皆以十分取败者也。康节云:“饮酒莫教成酩酊,看花慎勿至离披。”旨哉言乎!A.弓满则断,过犹不及B.水满则溢,月盈则亏C.全则必缺,极则必反D.精益求精,臻于至善答案D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题干要求,如本题“下列与《菜根谭》中这段话观点不一致的一项是”,然后分析《菜根谭》中这段话的意思,概括其观点,再分析四个选项,选出不一致的一项。解答本题,首先要理解《菜根谭》中这段话的意思,然后再分析四个选项的意思。《菜根谭》中这段话应是说强调“度”,凡事都有个度,做事不拘泥,不偏激,寻求适度,遵循平衡法则,避免两个极端,天地万物就可以各得其所。A、B、C三项与之一致,D项不一致。故选D。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赵匡凝传匡凝字光仪,蔡州人也。父德。匡凝以父功为唐州刺史兼七州马步军都校。及德卒,匡凝自为襄州留后,朝廷即以旄钺授之。作镇数年,甚有威惠,累官至检校太尉、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