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题快练五一、语言文字运用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再别康桥》是徐志摩重游剑桥大学之后的收获,也是新诗史上少有的经典,一经问世便倾倒无数读者,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它的魅力丝毫未减。人们体味它__________的诗情,赞叹它________的语言,领受它________的韵律,欣赏它________的形式,愉悦之余又常常意犹未尽,甚至有一种抓住形骸放走神韵的感觉。A.轻俏婉转匀称漂亮含蓄蕴藉雅致妙曼B.含蓄蕴藉轻俏婉转匀称漂亮雅致妙曼C.含蓄蕴藉雅致妙曼轻俏婉转匀称漂亮D.轻俏婉转雅致妙曼含蓄蕴藉匀称漂亮答案C解析“含蓄蕴藉”指言语、文字、情感等委婉、含蓄而不显露;“雅致妙曼”指柔美而不落俗套;“轻俏婉转”指轻灵而优美,委婉而动听;“匀称漂亮”指均匀,比例和谐而动人。第一处形容“诗情”,应用“含蓄蕴藉”;第二处形容“语言”,应用“雅致妙曼”;第三处形容“韵律”,应用“轻俏婉转”;第四处形容“形式”,应用“匀称漂亮”。故选C。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坐在草亭里想念翠翠,翠翠既远且近。_____。遂想起沈从文的一句话:“一切总永远那么静寂,所有的人每个日子都在这种不可开窍的单纯寂寞里过去。”当然,翠翠也在其中。①雨还在下,河面上是一片烟,天气越来越寒凉。②浓的是水边的青石,怪兽般长满绿毛;淡的是若有若无的远山,以及山脚下的江水。③酒还在饮,身子却越来越暖。④野渡无人,视野里有浓有淡。⑤一幅典型的中国式风景。A.⑤④③②①B.①③④②⑤C.⑤④②①③D.①⑤④②③答案B解析这是一道句子连贯题,结合语境和各选项发现,④句中的“有浓有淡”和②句是总分的关系;①句中的“雨还在下”“天气越来越寒凉”与③句“酒还在饮,身子却越来越暖”相照应,且③句中有“却”,表转折,因此①句在③句前面,而⑤句是这个画面的总结,放在最后。据此,选B项。3.下列对联中,适合悬挂在李清照故居的一组是(3分)()①千秋绝唱消魂句一卷高歌漱玉词②东南形胜填词去岸柳月残煮酒来③锦书难托钗头凤青渡再遇蝶恋花④闺中苏辛传孤本词里红瘦咏海棠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B解析解答此道题目,需要逐项审读,按照自己积累的有关知识,判断相关内容。①“消魂句”,选自李清照的“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的词集《漱玉词》。②“东南形胜”,选自柳永的《望海潮》,“岸柳月残”是柳永《雨霖铃》中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变体。③“锦书难托”是陆游的词《钗头凤》里的句子,陆游也作过《蝶恋花》词。④苏轼生活在北宋,辛弃疾生活在南宋,“闺中”指女性词人,李清照生活在两宋之间,横跨两宋,她是苏辛词的传承者。李清照词《如梦令》中有“绿肥红瘦”的句子。由分析可知,①④两联说的李清照,适合悬挂在李清照故居。故选B。4.下列诗句中,与下图漫画的情境最吻合的一项是(3分)()A.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B.送到江头惆怅尽,归时重上去时船。C.田翁烂醉身如舞,两个儿童策上船。D.蓑笠双童傍酒船,湖山相引到房前。答案C解析这幅漫画中,有两个小孩搀着走路不稳的老翁,前方还有一只待发的船。由此可知,应选C。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安福①修学记[清]施闰章天下之盛衰,人才之得失,皆视其学之兴废。兵革未息,则不暇治学;及其既平,吏困于簿书,士穷于衣食,淹月累岁,卒以无成。故非强干有为者不为功。安福之学不治久矣。新野进士焦君荣,治县之三年,振窳②扶萎,赋充而暴戢。乃出力新夫子庙,置学舍,又以私钱买田,租六百斛赡士之来学者。不数月而就,邑人来告,请记之。此盖安福之盛时所不数见者也。今邑中比岁水旱,逋负相接,漕艘之营作,屯卒之勾补,兵舰之驿骚,山民之犷悍,事频节促,不遑宵昼。于此而从事学宫,进诸生,治俎豆③,吾见其才行之去人远矣!虽然,古者有学无庙,群师弟子日习其中,而因祭菜以明敬也。后世有庙无学,置博士之长,仅司俎豆,而弟子不与居也。然则学虽具而阒无人焉,以滋茂草,犹无学也。名隶而实背,途一而趋歧,虽委粟于地以饱窭士,犹无学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