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仪器领用借还制度教学仪器领用制度1、实验前,任课教师将要做的实验提前通知实验教师。一般演示实验提前一天,学生实验提前三天。2、实验教师按实验所需的仪器和药品填写仪器申领单,提前通知实验员作好准备,经实验员验单后方可领用仪器和药品。3、实验完后,实验教师应立即填写实验记录单,与实验员办理仪器归还手续。4、危毒品的领用,须经两名实验员同意,严格控制用量发给。5、实验教师不填申领单不得向实验员索借仪器和药品,申领品种和数量不得超出当次实验用量,用后仪器和剩余药品不得擅自转借他人使用。教学仪器外借制度1、教学仪器供本校教学用,一般不得借与外单位和非教学使用。2、确需外借仪器(外校教学、科研)的,须填写外借登记册,经校长批准后方可借出。3、仪器外借不得影响本校实验教学秩序,借期不得超过一周。教学仪器赔偿、报损制度1、借与外单位的仪器,如遗失或损坏,一律填写赔偿单并照最新市场价赔偿。2、实验时凡违反操作规程造成仪器损坏者,视情况赔偿经济损失。3、实验时正常损坏的仪器,经教师确认不能修复的,填写报损单,经校长批准后报损,并报县(市、区)电教仪器室备案。教学仪器盘点制度1、每学期末,实验员应对所管理的仪器进行一次彻底的盘查工作。第1页共6页2、每次盘查必须把盘点的品名、数量、盘盈、盘亏、损坏和低值易耗品的消耗等情况如实记录在盘点册上,同时将仪器药品补充更新计划报学校领导审核后上报县(市、区)电教仪器室汇总。3、盘点的结果在各账本上应有记载,做到账账相符、账物相符。教学仪器管理制度1、学校对上级调拨或学校自购的教学仪器(含标本、模型、药品、挂图等,下同)必须及时验收入库、做帐。做到实验室有明细账,实验教研组和学校总务处有总账。明细账应包括仪器的名称、编号、规格、型号、数量、单位、单价和金额,还要随时登记每件仪器的进出时间、来源、去向、凭证号码、顺序编号和存放位置。仪器编号应和教育部仪器配备目录一致。总账要求准确记载全校每种仪器的数量、金额,每大类仪器的金额和全校仪器总金额,还要反映出每处的变化情况。做到“账账相符,账物相符”。2、仪器应有专室存放,并科学地摆放在仪器橱中,做到陈列整齐、取用方便、科学合理。橱外应标明仪器类别、编号、名称和数量。组合仪器要单箱保管,以防配件散失。3、化学药品应和其它仪器分室保管。剧毒及危险药品应按不同性能进行专门管理,妥善放在专库、专柜中,实行双人双锁保管,严格领用登记手续,严格控制发放量,剩余部分应及时收回。4、仪器储藏室应保持整齐清洁,通风干燥,有排污设施。做到八防(防火、防盗、防潮、防腐、防尘、防毒、防冻、防震)。5、做实验所需教学仪器,必须提前通知实验教师做好准备。要及时办理借用、归还手续。实验教师验收归还仪器时,发现遗失或损坏,应查明原因,及时处理(报损或赔偿)。6、对确属不能修复的教学仪器报损,必须严格履行报损手续,经校长批准后方可报损,并报县(市、区)电教仪器室备案。7、教学仪器仅供本校教学使用,一般不得借与外单位和非第2页共6页教学单位使用。特殊情况,须经校长批准方可借出,归还时如发现损坏,应视具体情况照价赔偿。8、实验室要建立技术档案。对各种技术文件,如实验室操作规程、产品说明、线路、图纸、化学配方、技术标准等要分类编号,妥善保存。9、学期结束,必须认真进行一次教学仪器清查盘点工作,并向学校报告盘点结果。对需要维修、保养的仪器、器材应采取措施及时维修保养。10、实验室、仪器储藏室严禁进行其它活动,严禁存放私人物品。实验教学管理制度1、凡是装备了教学仪器的学校,都要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全部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的任务,努力做到使每个学生都有动手实验的机会。2、学校每学年初要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和各年级教学进度,制定出本学年的实验教学工作计划,并以表格的形式印发给实验室和任课教师,由实验教师记录计划执行情况。3、各任课教师根据实验教学计划的安排,将要做的实验提前通知实验教师,一般演示实验提前一天,学生实验提前三天。4、实验教师应根据任课教师的实验申请单,准备好实验所需的仪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