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文献检索》图书馆教学方法与要求1.学时、学分本门课程20学时左右,2学时/周,2学分。理论课:10学时实践课:10学时2.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实习+作业+课堂练习+上机操作3.考核方式考勤:占10%;平时作业:占70%;课堂练习:占20%。第1章信息检索概论1.1信息与信息检索一、什么是信息?信息,这一概念,对我们来说再熟悉不过了。可以说,我们日常生活时时刻刻都在与信息打交道。举个简单的例子,“人的眼神”,它就可以传达很多很多的信息,我们常听说,“某某人眼高于顶,目中无人”,这说明眼中传递的是高傲的信息;老师说同学们听课“全神贯注”、“聚精会神”,这说明眼中传递的信息是精力集中;与信息的种类一样,信息的定义也有很多,目前理论界仍无定论。据统计,相关的定义就达37种之多,这里简单说两个,一个是“信息就是信息,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而是与物质和能量相并列的三大要素之一。”“信息是使人增加知识,并能向人们解释事物的客观存在。”由于我们这门课程要研究的不是纯理论,而是有关检索的方法,那么我们就不需要穷究信息的定义了。下面,我们看一下信息的种类,这是我们要了解的。二、信息的种类1.按信息的广义内涵,可分为自然信息和社会信息两大类。自然信息:是指宇宙间、自然界客观存在或随机发生的各种生命信息、动植物界信息、物质物理信息等。社会信息:人类和社会维系生存、生产和发展过程中所产生、传递和利用的信息。2.按信息的社会属性,可划分为政治信息、军事信息、科技信息、经济信息、管理信息、生活信息等。3.按信息的处理加工程度,分为一次信息、二次信息、三次信息。一次信息是指未加工或粗略加工过的原始信息,如:试验记录、技术报告、会议记录、论文、专利、图书、期刊文章等。二次信息是指在原始信息的基础上经过采集、整理、加工而形成的信息。它是查找和使用一次信息的重要工具,常见的形式有文摘、题录、索引、目录等。三次信息是根据二次信息提供的线索,利用一次信息,经过调研、分析、综合后形成的信息,具有较强的概括性,成为人们研究新事物的具体结论和成果,如研究报告、综述等。4.按信息的传递的范围,可划分为公开信息、半公开信息和非公开信息。5.按价值观念,分为有价值信息和无价值信息。6.按运动状态,可分为动态信息和静态信息。动态信息是指具有较强的时效性,随时都在变化着的信息,诸如新闻、气象、股票等信息。静态信息则是指历史的、不再发生变化的信息,例如:各类文献、档案资料,等等。当动态信息失效以后就成为静态信息,比如气象预报是动态信息,而气象资料则是静态信息。7.按显示的形式,可分为文献信息、声像信息、多媒体信息。文献信息是指将文字记录在各种载体上的信息。声像信息是指各种声音和图像的信息。多媒体信息是将文字、声音和图像融为一体,更加全面完整的信息。三、与信息相关的几个概念1.情报《辞海》中解释为:(1)以侦察手段或其他方法获得的有关敌人军事、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情况,以及对这些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的成果,是军事行动的重要依据之一。(2)泛指一切最新的情况报道。2.知识知识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信息的概念要大于知识,知识是人们通过收集信息并对其进行加工、研究、组织出来的成果。因此,我们可以说知识是一种信息,但不能说信息就是知识。3.文献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如甲骨文、金石文等。4.资料为工作、生产、学习和科学研究等参考需要而收集或编写的一切公开或内部的材料。5.资讯是海外学者对Information的译名,与信息有相同的意义。四、信息检索1.什么是信息检索信息检索在学术界有二种概念,—种是广义信息检索,另一种是狭义信息检索。(1)广义信息检索广义信息检索是将信息按一定的方式进行加工、组织并贮存起来,再根据信息用户的需要找出有关的信息过程。它的全过程又叫信息存储与检索。广义的信息检索,主要是对信息工作者而言。(2)狭义信息检索狭义的信息检索则指用户根据需要,借助于检索工具,从信息集合中找出所需要信息的过程,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信息检索。简单解释,检索就是查找,检索信息即查找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