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行政处罚的困境与解决对策我国行政处罚的困境与解决对策关键词:行政处罚,困境,对策,我国,解决我国行政处罚的困境与解决对策介绍:一、我国行政处罚的困境当前,关于我国行政处罚概念的界定,通过行政法学界众多专家学者的不同说法可得出不同的表述,但都不够准确破坏行政管理秩序的违法行为不但要受到国家行政处罚的严厉制裁,而且这种行为必须是违反了行政法律规范中包含的强制性义务条款,同时行为尚未构成犯罪。因此,它的定义应当有更为完整的表述我国行政处罚的困境与解决对策详情:[:www.lwlwlw.com]一、我国行政处罚的困境当前,关于我国行政处罚概念的界定,通过行政法学界众多专家学者的不同说法可得出不同的表述,但都不够准确。破坏行政管理秩序的违法行为不但要受到国家行政处罚的严厉制裁,而且这种行为必须是违反了行政法律规范中包含的强制性义务条款,同时行为尚未构成犯罪。因此,它的定义应当有更为完整的表述:行政处罚是指为了保护公民、法人或是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保障社会秩序、维护公共秩序,由具有行政处罚权力的行政主体对行政相对人违反行政法律法规、且尚未构成犯罪的行政行为,依法实施的法律制裁。由此可见,我国的行政处罚有强制性、权限性、对象性以及目的性四个方面的特征。在社会日常生活中,我国的行政处罚与广大人民群众密切相关,它渗透于各行各业,直接影响着公民的权益。我国的行政处罚行为,在法律、法规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进程中,法治化逐渐得到实现。有别于其他行政行为,行政处罚几乎渗透到行政管理的各个领域,它在实践中的成就不仅仅局限于对违法相对人的惩戒,同时也体现了对执法者的行为用法律加以规制。它体现了中国正逐渐由人治社会向法治国家的转变。无论是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试点工作的推进,还是劳动教养制度的废止,都充分表明行政处罚仅仅是一种手段而非目的。更好的促进行政法治建设,为服务型政府的构建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是行政处罚在实践中取得的卓越成就。我国行政处罚在实践中取得一系列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困境:行政处罚法相关规定不完善;其他法律与行政处罚法不一致;处罚效果与立法要求存在差距;在实施中规避行政处罚法的规定;行政处罚的主体不规范;法定的处罚程序没有得到有效执行;自由裁量权缺乏规范;监督与责任追究机制的不足。二、我国行政处罚困境的解决对策(一)完善行政处罚的相关立法1.完善《行政处罚法》的相关规定(1)明确行政处罚实施的总体要求。《行政处罚法》中有明确规定,对于具体行政行为予以维持的情形有:内容适当、程序合法、证据确凿、实施清楚、适用依据正确等;《行政诉讼法》中也有明确的规定,对于具体行政行为维持判决的情形有:符合法定程序、适用法律、证据确凿等。按照上述两条法律的要求,我们能够总结归纳出《行政处罚法》具体实施的总体要求,即手续完备、处理恰当、程序合法、定性准确、证据确凿、事实清楚等明确规定《行政处罚法》的总体要求,便于行政执法人员在处理案件的过程中,采取统一准确的标准依法处罚。(2)详尽规定执法人员的回避事项。对于回避问题的详尽规定,可从对象、程序和理由三个方面来修改。第一,涉及与案件相关的审批、听证、核审、翻译、鉴定、调查取证等人员均应回避。第二,对于回避程序上的问题,可借鉴相关诉讼法中的规定。第三,对于回避理由上的问题,可借鉴三大诉讼法和《公务员》法的规定,即本人、案件的当事人、当事人的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近亲属、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均对本案的公平公正处理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3)完善证据先行登记保存制度。由于该类制度的性质属于非行政强制,相关人员无法通过行政诉讼和行政复议程序维护合法权益。同时,行政执法人员遇到阻烧、拒绝配合检查等情形时的应对措施较少。因此笔者建议,通过完善该项制度,有利于行政机关在社会管理和市场监管活动中高效、快捷的履行执法职责。《行政处罚法》的第37条中,建议行政机关可以提请公安机关给予协助,并对调查保障和执法检查措施逐渐细化。(4)细化较大数额处罚的规定。行政处罚中的违法所得和较大数额的非法财物,应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