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总结威宁自治县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总结近年来,我县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主题XX县区委“四五六七”工作思路,坚持发展农业抓人才、结构调整抓特色、提质增效抓产业的指导思想,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不断加大农村实用人才的培育力度,优化人才发展环境,逐步培养了一支有一技之长、懂技术、关经营、能管理的农村实用技术人才队伍,现将相关工作情况总结如下。一、基本情况威宁自治县总面积6296.3平方公里,辖35个乡镇、万人,农村劳动力万人。现有各类实用人才人,占劳动力总数的%;其中,生产能手人,占%;经营能手人,占%;能工巧匠人,占%;其它能手人,占2.1%;35岁以下人,占%;36-55岁人,占%;56岁以上人,占%;本科及以上人,占%;专科人,占%;中专、高中人,占%;初中以下人,占%。二、主要做法近年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全区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大力推进“人才强县”战略,面向农村,服务农业,大力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加快推进我县新农村建设进程。1612个行政村(社区),全县总人口139万,其中农村人口1、摸清底数,建立实用人才信息库。切实制定《威XX县区农村乡土人才选拔和管理规定》,把威宁籍的农民或在农村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非国家干部、职工纳入乡土人才选拔对象,通过调查摸底、群众举荐、组织考核等具体办法,将农村中那些懂经济、会经营、精技艺、头脑灵活的乡村干部、党员、专业户、个体户、文化大户等乡土能人筛选、登记造册,分别建立了县、乡(镇)、村(社区)三级乡土人才资源库。县委组织部充分利用信息化建设平台,建立农村实用人才信息化管理系统。现入库省管乡土拔尖人才信息7人、高级技工技能人才第1页共7页信息3人、农村实用人才信息14人、副高职称以上人员信息274人。2、提高待遇,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针对专业技术人才匮乏,尤其是交通、水利、规划、建设、农业等专业性较强人才稀缺的实际,我县多措并举,加大专业人才引进力度。一是聘用的急需专业技术人员,签定服务合同的,给予每月5000-6000元工资待遇;二是聘用的专业技术人员的食宿,由用人单位根据实际情况统筹安排,县财政给予相应补助;三是聘用的专业技术人员,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给《威宁自治县人才聘用证》,凭证享受本地居民同等待遇。今年来,我县已招聘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名,招考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名(其中,教师人)3、整合资源,丰富人才培训内容。一是整合培训“资源”。建立农村实用人才培训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对各成员单位之间的沟通联系,及时掌握培训工作动态,及在加大2培训力度,确保培训实效的前提下,对培训主题相同、参训人员范围一致的,及时采取联合办班的形式开展培训,对农村实用人才培训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二是充实师资力量。针对县委党校、职校师资力量薄弱,专业技能教师少的实际,对全县农村党建扶贫及农业科技相关人才进行摸底调查,选聘54名农业专家、农业实用人才,组建农村党建扶贫及农业科技讲师团,深入基层一线开展巡回培训;同时,聘请县内外优秀的农业专家、致富能手、农业实用人才187名,组建农村创业党员培训指导组30个,组织开展创业党员培训25期2012人。三是不断丰富人才培训内容。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交流、实地走访等方式,对培训内容需求、培训方式选择等方面进行了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并对征集到的500多条意见和建议进行分类整理,切实制订培训供选“菜单”25条,较好地满足了农村干部、实用人才“需要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个性化培训需求。4、建立阵地,开展实用人才集中培训。一是打造技能培训阵地。去今两年来,我县先后投入资金120余万元,根据各乡镇区域条件和产业特点,创建“农村党员干部短期实践培训”第2页共7页基地35个,各基地开展农村党员干部、实用人才培训840余场次,培训基层党员、实用人才7000多人次。通过基地培训、协会引导,为农村党员群众累计创收达130多万元,受益人群达30多万人。二是组织集中培训。联合县委党校、职校、果蔬站等技能培训机构,组织不同3对象参加“绿色”证书培训、农村青年自主创业培训、职业技能等级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