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格测量常见的体格检查项目身高体重上臂围胸围腰围臀围身高篇反映人体骨骼纵向生长水平意义:纵向测量指标主要与骨骼系统的生长有关。在全身各个系统中,骨骼是最稳定的系统之一,受遗传因素控制作用较强,外界生活条件的影响需要有一个长期的过程才能够得到体现。所以纵向测量指标主要用来反映长期营养、疾病和其它不良环境因素的影响过程儿童身长测量1.身长3岁以内的婴幼儿,由于不能站立或站立时不能保持足跟、骶骨和胸椎与身高计保持接触(以使婴幼儿维持身体直立位),需卧位测量头顶点至足底距离,称之为身长。儿童身长测量1.身长3岁以下儿童要量身长(1)使用器材:为卧式量板(或量床),卧式量板由一长120cm的底板及在其一端与之垂直的顶板组成,另有一可以移动于底板纵槽上的足板。该足板必须与顶板平行,与底板垂直,在底板中线两侧要嵌有两条与长边平行的量尺,其刻度可读至0.1cm。工作准备应选择好工作场地,准备好测量工具标准量床应选择平坦的地方放置,围板刻度应面向光源(便于读数)。仔细检查两端头板有无松动的现象,围板刻度0点是否与头板的头顶面重合,并以钢尺检查围板上的刻度是否准确,一般为10.0cm,误差不得大于0.1cm。儿童身长测量步骤①将量板放在平坦地面或桌面;②让母亲脱去小儿鞋帽和厚衣裤,穿单衣仰卧于量床底板中线上;③助手固定小儿头部使其接触头板、扶正。此时小儿面向上,两耳在一水平上,两侧耳廓上缘与眼眶下缘的连线与量板垂直;④测量者位于小儿右侧,在确定小儿平卧于板中线后,将左手置于小儿膝部,使其固定、伸直,用右手滑动滑板,使之紧贴小儿双侧足跟,然后读取读数至小数点后一位(0.1cm)。身高的测量身高的测量(1)使用器材:为身高坐高计。注意使用前应校对零点,以钢尺测量基准板平面红色刻线的高是否为10.0cm,误差不得大于0.1cm。同时应检查立柱是否垂直,连接处是否紧密,有无晃动,零件有无松脱等情况并及时加以纠正。身高测量方法①上肢自然下垂,足跟并拢,足尖分开成60。,足跟、骶骨部及两肩间区与立柱相接触,躯干自然挺直,头部正直,耳屏上缘与眼眶下缘呈水平位。②测试人员站在受试者右侧,将水平压板轻轻沿立柱下滑,轻压于受试者头顶。测试人员读数时双眼应与压板平面等高进行读数,以厘米(cm)为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0.1cm)。身高测量注意事项①身高坐高计应选择平坦靠墙的地方放置,立柱的刻度尺应面向光源。②测试人员每天测试前检查身高坐高计,进行校正。③严格掌握“三点靠立柱”、“两点呈水平”的测量姿势要求,测试人员读数时两眼一定与压板等高,两眼高于压板时要下蹲,低于压板时应垫高。④水平压板与头部接触时,松紧要适度,头发蓬松者要压实、头顶的发辫、发结要放开,饰物要取下。⑤读数完毕,立即将水平压板轻轻推向安全高度,以防碰坏。身高测量常见错误量身高时易仰头,应两眼平视正前方。背、臀及脚跟没紧贴量尺。体重计没归零。穿厚重衣服,或身上有重物(如皮夹、钥匙串等)。饭后立即量体重,导致误差。身高计上之横板与受测者头顶未呈直角。体重篇体重(bodyweight,BW)体重的意义体重与营养状况的关系成人体重的测量及注意事项常见的标准体重计算公式体重(bodyweight,BW)一、体重的意义体重是营养评定中最简单、最直接、最可靠的指标,是历史上沿用已久,目前最为主要的营养评定指标。体重是脂肪组织、瘦组织和矿物质之和体重的改变是与机体能量与蛋白质的平衡改变相平行的,故体重可从总体上反映人体营养状况。体重的测量体重反映了身体各部分、各种组织重量的总和,其中骨骼、肌肉、内脏、体脂和水分占主要成分。在构成体重的各成分中,骨骼发育受遗传因素影响大,发育趋于稳定,儿童肌肉、内脏变化居中,而水分和体脂变化最为活跃。因此,体重可呈双向变化。体重的下降。可由远期或近期营养造成。研究还表明,体重下降可预示群体中死亡率有上升的趋势以及有阻碍生长发育的危险因素存在。新生儿和婴儿体重的测量误差比身高小,此期体重可有效地反映营养状况。常见的体重测量工具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