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养老医养结合养老结构设立规划行业背景目前全国每6人中就有一名老年人,到2040年将是3:1行业背景小病大治、长期压床,大型医院资源更为紧张2016年1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印发《2016年卫生计生委工作要点》,提出启动医养结合项目试点,作为加快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的一部分。2月,国务院印发《关于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的通知》,发展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促进中医医疗资源进入养老机构、社区和居民家庭,探索设立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机构,建设一批医养结合示范基地。3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联合民政部办公厅印发《医养结合重点任务分工方案》,明确了医养结合的工作重点以及负责单位。4月,民政部和国家卫生计生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做好医养结合服务机构许可工作的通知》。对于拟申办医养结合服务机构的简化申办流程等方面提出要求,明确首接责任制,并提出政策支持的要求。2017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社会力量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医疗服务的意见》,提出推动发展多业态融合服务,促进医疗与养老融合,支持兴办医养结合机构。医养结合新模式简介医养结合已成为近期政策重点方向之一•2016年4月8日,民政部、卫计委联合发文《关于做好医养结合服务机构许可工作的通知》;•2016年4月11日,卫计委、民政部公布《医养结合重点任务分工方案》,共计36项,未来医养结合将逐步落地。医养结合新模式简介“医”是基础,“养”是核心医养结合新模式简介以“行动自由度”来划分客群医养结合新模式简介不同阶段的老年群体对“医”和“养”的需求不同随着身体状况的变化,老年人群对医护的需求是不同的,是多样化、持续性的医养服务体系。医养结合新模式简介多彩的生活与医疗安排同样重要老人自尊心更强,希望能掌握生活选择权,而非将老年人区别为特殊人群对待,否则将降低老年群体的“快乐指数”。医养结合新模式简介医养结合的模式分析——不同模式的医养结合项目,其医与养的定位各不相同面向人群:以失能、半失能、失智等老年人群为主,部分长期卧床、需要全面照护;医的需求:急性医疗、专业护理、康复训练;养的需求:全面的生活护理、临终关怀;常见类型:综合医院开设老年病科、康复科,附属于医院的护理机构,医院改制的康复医院等等。(1)以医为主医养结合项目中,以医为主的模式,通常以医院为依托,面向刚需老人提供专业照护功能。医养结合新模式简介医养结合的模式分析——不同模式的医养结合项目,其医与养的定位各不相同面向人群:自理型老人为主、部分需要护理的刚需老人;医的需求:针对自理型老人的健康管理、慢病管理、康复运动,到针对刚需老人的专业护理,以及急救;养的需求:生活服务、娱乐服务,以及针对刚需老人的生活照护;常见类型:养老社区/公寓(含自理型公寓、护理型公寓、社区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公共活动中心等功能)。(2)以养为主医养结合项目中,以养为主的模式,通常以养老社区/公寓为依托,配套二级及以下医院,满足社区老人日常看病和急救的需求。基本情况:申园由泰康投资,位于上海松江地区,周边旅游资源丰富、环境秀丽。申园总占地面积9公顷,建筑面积22万平米,包括17层高层塔楼以及由数座低层建筑组成的公共服务中心。面向人群:从自理型到介护型都有,但以自理型老人居多。申园的产品服务体系包括三类:生活服务体系、医护康复体系、活力文化体系,两类人群对于相应服务的需求是不同的。案例:上海申园医养结合新模式简介医养结合的模式分析——不同模式的医养结合项目,其医与养的定位各不相同面向人群:从自理型老人到刚需护理型老人全阶段的老年人群;医的需求:健康管理、康复医疗、专业护理、急性医疗等;养的需求:针对自理人群的生活服务、娱乐服务,以及针对刚需老人的生活照护;常见类型:自理型社区+护理型公寓+专科医院。(3)医养结合医养结合项目中,医养并重的模式,通常包括一个持续护理的社区以及一家以康复、老年病等为特色的三级专科医院。两者功能互补,并具备较好的转诊机制。医养结合新模式简介医养结合的模式分析——不同模式的医养结合项目,其医与养的定位各不相同(4)三种医养模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