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课外文言文语段考查王著教帝学书太宗①朝②,有王著学右军③书,深得其法,侍书翰林④。帝听政⑤之余,留心笔札,数遣内侍⑥持书示著,著每以为未善,太宗益刻意临学。又以问著,对如初。或询其意,著曰:“书固佳矣,若遽⑦称善,恐帝不复用意。”其后,帝笔法精绝,超越前古,世以为由著之规⑧益⑨也。(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卷七)【注释】①太宗:宋太宗赵光义976~997年在位。②朝:一代君主的统治时期③右军:指晋代著名书法家王羲之。④翰林:皇帝的文学侍从官。⑤听政:处理政务。⑥内侍:此指太监。⑦遽:匆忙。⑧规:勉励。⑨益:得益。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1)数遣内侍持书示著()(2)太宗益刻意临学()(3)或询其意()(4)若遽称善()2、下面句中的“其”,与“或询其意”的“其”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A、亦不详其姓字B、其如土石何C、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D、其一犬坐于前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书固佳矣,若遽称善,恐帝不复用意。4、你认为王著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答案:1、给……看更有人好2、A3、太宗写的字本来写得很好了,但如果马上说写得好,恐怕皇帝不再用心写了。4、要求严格,循循善教。(能紧扣内容答出其特点即可)。欧阳修苦读欧阳公四岁而孤①,家贫无资。太夫人②以荻③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④士人家⑤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⑥。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选自《欧阳公事迹》)【注释】①孤:小时候死了父亲。②太夫人:祖母。③荻(dí):多年生草本植物,与芦苇相似。④闾里:乡里。⑤士人家:读书人家。⑥惟读书是务:务,勉力从事。是,指代读书。这是特殊句式,即“惟务读书”。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1)教以书字()(2)及其稍长()(3)或因而抄录()(4)惟读书是务()2、下面句中的“以”,与“太夫人以荻画地”的“以”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A、以至昼夜忘寝食B、先帝不以臣卑鄙C、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D、醒能述以文者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欧阳修四岁而孤。(2)惟读书是务。4、读完本文你认为欧阳修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是什么?答案:1、写到有时只是2、D3、(1)欧阳修四岁就成了孤儿。(2)只把读书当成唯一的事情。4、不因环境的困苦而消沉,反而刻苦发奋,与生活抗争。雨雪不寒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令所睹于涂者,无问其乡;所睹于里者,无问其家。循国计数,无言其名。士既事者兼月,疾者兼岁。孔子闻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晏子春秋》)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1)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2)立有间()(3)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4)疾者兼岁()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2)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3、这个故事可以看出齐景公是个什么样的人?答案:1、(1)通“披”,穿的意思。(2)一会儿(3)于是、就(4)生病、有病2、(1)我听说古代贤德的国君自己吃饱却知道别人的饥饿,自己穿暖却知道别人的寒冷,自己安逸却知道别人的劳苦。现在君王不知道别人了。”(2)于是就命人发放皮衣、粮食给饥饿寒冷的人。3、齐景公原先不关心人民的疾苦,后来听了晏子的劝告,才做了点对人民有利的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