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行政执法取证—韩继勇课件•环境行政执法取证概述•环境行政执法取证方法与技巧•环境行政执法取证案例分析•环境行政执法取证的法律法规与伦理规范目录contents01环境行政执法取证概述环境行政执法的定义与任务定义环境行政执法是指环境保护行政部门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对违反环境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查处、制止和处罚的行政行为。任务环境行政执法的任务包括预防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等,是维护环境法律法规权威性和有效性的重要手段。取证在环境行政执法中的地位关键环节取证是环境行政执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是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实施行政处罚的重要依据。证据重要性通过取证获取的证据,能够客观、真实地反映环境违法行为的情况,为环境行政执法部门提供有力支持。环境行政执法取证的基本原则法定原则充分性原则取证活动必须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确保取证的合法性和规范性。取证活动要充分、全面地收集与案件相关的证据,确保案件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客观性原则保密性原则取证过程中要保持客观、中立的态度,确保所取证据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对于涉及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等敏感信息的取证活动,要严格遵守保密规定,确保相关信息不被泄露。02环境行政执法取证方法与技巧现场检查与勘察01020304现场保护观察记录拍照录像测量与绘图在执法取证前,要确保现场不被破坏,保证证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仔细观察现场的环境状况,记录有关污染物排放、处理设施运行等情况。利用拍照和录像设备记录现场情况,作为后续取证的依据。对关键区域进行测量,绘制现场平面图,以准确反映污染源的分布和影响范围。取样与检测合理选择取样点遵循取样规范根据污染物的可能来源和扩散路径,合理选择取样点,确保样品的代表性。按照国家和地方的取样规范,使用合适的设备和方法进行取样。样品保存与运输检测数据分析正确保存样品,避免污染和变质,及时将样品送至指定检测机构。对检测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找出污染物种类、浓度和时空分布规律。询问与调查明确询问对象制定调查问卷确定需要询问的对象,包括企业负责人、操作人员、目击者等。根据执法取证的需要,制定详细的调查问卷,确保问题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面对面询问记录与整理与被询问对象进行面对面交流,了解污染事件的详细经过、处理措施等。对询问过程进行详细记录,整理成书面材料,作为后续执法的依据。03环境行政执法取证案例分析案例一:某化工厂废水超标排放取证处理取证过程执法人员对该化工厂废水进行定期监测,并收集废水样品进行化验分析。同时,他们还对该厂的废水处理设施进行了现场检查,记录下设施的运行状况。法律依据取证过程中,执法人员遵循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相关的地方环保法规,确保取证活动的合法性和证据的有效性。数据分析经过化验分析,发现该化工厂的废水中多项污染物指标超过国家排放标准。这些数据成为了后续执法行动的重要依据。案例二:某钢铁企业大气污染物排放取证案取证手段执法人员利用大气污染物在线监测设备,实时监测该钢铁企业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数据。同时,他们还利用无人机对厂区进行航拍,记录下厂区的生产状况和污染物排放情况。技术支持取证过程中,执法人员得到了环保技术专家的支持。专家对取证数据进行了解读和分析,为后续的执法行动提供了科学依据。执法结果基于取证数据和技术支持,执法人员依法对该钢铁企业进行了处罚,并责令其限期整改,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这一案例展示了环境行政执法取证在打击环境违法行为中的重要作用。04环境行政执法取证的法律法规与伦理规范相关法律法规解读010203环境保护法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详细介绍了环境保护法的相关条款,以及其在环境行政执法取证中的应用和解释。讨论了国务院及相关部门颁布的行政法规,如何具体指导和规范环境行政执法取证工作。介绍了各地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和规定,以及在取证过程中的实际操作和执行。执法取证中的伦理规范尊重人权程序正义在取证过程中,必须尊重当事人的人权,严禁使用任何形式的暴力或虐待行为。取证过程应符合法定程序,确保程序的公正、公开和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