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会议毛泽东发言篇一:毛泽东与遵义会议毛泽东与遵义会议的“四个最”张小灵2014年08月15日08:36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福建党史月刊》受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独家发布,请勿转载)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在最危急的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从而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领导。毛泽东因遵义会议而彪炳史册,遵义会议因毛泽东而光耀千秋。毛泽东与遵义会议留下了一段特别的历史情缘。毛泽东最先提议“搞个扩大会议”1934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黎平会议,通过了《中央政治局关于战略方针之决定》,提出“在最初应以遵义为中心之地区”建立新的依照地。同时,会议还作出一项至关重要的决定:到遵义地区后,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总结第五次反“围歼”以来军事指挥上的经历教训。黎平会议后,红军强渡乌江,挺进遵义。1935年1月9日,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住进了遵义新城古式巷原黔军旅长易少荃的宅邸里。晚上,周恩来赶了过来,查看他们的宿营地,向他们通报遵义及四周的敌情、民情和社会情况以及红军的部署安排。同时,周恩来还带来一些中革军委二局侦听电台截获的敌人电报抄件,并就军委纵队在遵义的活动日程征求他们的意见。周恩来此行更为重要的事项,是来找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商定将要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的内容、范围及可能的组织调整方案。看到周恩来一脸的疲乏,王稼祥关切地说:“恩来同志,你可不能累垮呀!”毛泽东鼓舞说:“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见周恩来行色匆匆,张闻天打断了毛泽东的话题:“抓紧时间,商量正事吧,这次中央政治局会议??”毛泽东也打断张闻天的话:“我看这次会议应该扩大范围,除了在遵义的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把军委的负责同志和各军团的主要领导人都请来参加,他们处在斗争第一线,应该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并咨询周恩来:“你说是不是?”周恩来看了看张闻天、王稼祥,答复道:“我看能够吧。然后他又咨询张闻天:“你的意思呢?”张闻天说:“不一定都来嘛,来几个就行,依然以政治局成员为主。”毛泽东接着说:“那就开个政治局扩大会议,各军团的同志能来几个就几个,依照实际情况定。”上述情况,据毛泽东四周秘书回忆,毛泽东在遵义会议20多年后,曾在一次党内高层小范围的谈话中也作过类似的回忆:“在长征往常,在政治局里我只有一票。后来我实在不行了,我首先做了王稼祥的工作,王稼祥同意了我的观点,又通过王稼祥,做了张闻天的工作。如此,政治局开会,经常是两种意见,一边是我、王稼祥、张闻天,三票;他们那边是四票,一票是博古,一票是李德,加上另两位。每次开会,都是三票对四票,永远不能处理咨询题。不知开了多少会,不断是三票对四票。后来一点方法也没有了,我就说,老是三票对四票下去不行,我们扩大一下,我把拥护我们的主张的下面的人找来,你们把拥护你们的主张的下面的人也找来搞个扩大会议。如此,才有了遵义会议。”正如毛泽东回忆中所说,在毛泽东的首先提议和张闻天、王稼祥的附议支持,以及周恩来的共同努力下,博古同意在遵义召开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并确定于1935年1月15日正式召开。除随中央红军长征的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外,红军总部和各军团的主要领导同志也出席了会议。毛泽东的发言是遵义会议上“主要的报告”遵义会议上,在博古作关于第五次反“围歼”的总结报告、周恩来作军事咨询题的副报告、张闻天作反对“左”倾军事错误的报告后,毛泽东“一反往日的适应,发表了长篇讲话,实际上这是(遵义会议)主要的报告”。毛泽东在发言中深入批判了“左”倾教条主义战略方针上的错误,如进攻中的冒险主义、防备中的保守主义、转移时的逃跑主义。他以第一至四次反“围歼”成功和第五次反“围歼”失败的事实,批判博古把第五次反“围歼”失败主要归结于敌强我弱的客观要素,从而为其错误军事指挥辩护的错误观点,指出军事领导上实行错误的战略战术才导致第五次反“围歼”的失败,造成红军长征初期的严峻损失。毛泽东锋利地批判李德在军事指挥上犯了严峻错误,不明白得中国革命战争的特点,不从中国革命战争的实际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