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平安健康危害要素辨识、评价与操纵程序1.目的识别本公司在消费运营过程中阻碍职业健康平安的危险源,评价风险要素,从而对其进展有效操纵,并在新征询题出现或其他情况时对其进展更新和持续改良。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消费、运营、治理活动过程中的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价及更新。3.定义危害辨识:辨识危害的存在并确定其性质的过程。风险评价:评价风险程度并确定其是否在可承受范围的全过程。4.职责4.1办公室、消费部负责组织公司各部门进展平安健康危害要素的辨识、评价与更新工作。4.2其他部门按照程序要求辨识本部门的职业平安健康危害要素,并进展初步评价。4.3相关部门负责平安健康危害要素的处置。5.治理规那么及流程5.1.1按职责分工,成立职业平安健康治理委员会,对存在的职业平安健康危害进展辨识与评价。5.1.2危害要素辨识的范围必须覆盖公司的消费作业活动全过程。5.1.3辨识按照1)国家、政府各部委公布的政策、法规、标准、规定、条例等;2)当地的地点法规、标准、规定、条例等;3)认证机构和检验检测机构的检测及认证结果或反响的信息。5.1.4危害要素的辨识方法1)直观经历法:a.对照、经历法、b.类比方法。2)系统平安分析方法:各部门按照职业平安健康治理委员会的要求,对本部门内消费作业活动的全过程进展分析、推断,找出可能对职业平安健康不利阻碍的各类危害要素。5.1.5评价按照:1)国家和政府的法律法规、行业协会的规定;2)职业平安健康危害要素阻碍的范围、严峻程度、频次;3)职业平安健康危害要素对社会阻碍和经济阻碍的程度;4)职业平安健康危害要素对公司开展的阻碍程度;5)社会、员工、投资方对职业平安健康的要求。1)由职业平安健康治理委员会组织对潜在的危害要素进展评审;2)职业平安健康风险评价采纳风险评价指数矩阵法“。3)风险分类:不可接受的风险称为严峻风险,不希望有的风险称为重要风险。4)评价结果应构成《各岗位平安及职业危害风险评估报告》。5)按照风险程度及公司才能和开展规划,制订相关的纠正或预防措施。5.1.7当发生以下情况时,须对职业平安健康危害要素重新进展辨识与评价1)有关法律、法规、标准、标准的变更和增加时;2)发生严峻职业平安健康和环境污染事故后;3)采纳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时;4)第三方审核或监测提出新的要求时。1)不需要评审即可接受的风险:不需采取措施且不必保存文件记录;2)有条件接受的风险:通过评审决定是否需要另外的操纵措施,如需要,应考虑投资效果更佳的处理方案或不增加额外本钱的改良措施。同时,需要通过监测来确保操纵措施得以维持。3)不希望有的风险:应努力降低风险,细心测定并限定预防本钱,并应在规定时间期限内施行措施减少风险。在该风险与严峻事故后果相关的场合,进展进一步的评价,以确定是否需要改良的长远操纵措施和当前简易可靠的操纵措施;4)不可接受的风险:直至风险降低后才能开场工作。1.相关文件《现场平安与个人防护用品的选择和使用治理程序》2.表单《各岗位平安及职业危害风险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