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秋教科版科学三上4.6《空气占据空间吗》word教案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空气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体积)是可以变化(被压缩或被扩张)的。过程与方法:用实验的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用对比实验,控制条件的方法,进行观察;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解释。情感、态度、价值观:培育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形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到空气是一种物质,与其他物质一样,能够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是可以改变的。教学难点:空气占据空间的实验观察和描述、从空气粒子的角度来解释空气被压缩。三、教具准备:1、老师准备:小水槽、塑料瓶、吸管、橡皮泥、烧杯2、同学准备:水槽1个、1瓶水、餐巾纸若干、吸管2根、橡皮泥、注射器2支四、教学过程:一、占据空间的理解31、师:同学们,大家都听说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吧,乌鸦为了喝到水,想了什么办法?生:把小石子放入瓶中,瓶中的水就满上来了。2、今日老师给大家演示一下乌鸦喝水的过程,我这里有大半瓶红色的水,老师往里面放入石块,看到什么?为什么水会满上来呢?3.引导小结:石块占了水的位置,把水挤上来,这种现象科学上叫做占据空间。像石头、水这样物体都会占据空间。4.同学们,我这里有个袋子,注意看(把空气装入袋子中),袋子里面有什么?生:空气师:空气能占据袋中的空间吗?今日我们就来讨论空气占据空间吗。板书课题二、空气占据空间的讨论实验一:151、出示实验一的材料(拍照,ppt展示)师:同学们,假如用两根吸管和一些橡皮泥,在不倾斜瓶子的情况下,我们能不能利用空气,像石头那样把瓶子中的水挤出来?生思考讨论:(1)两根吸管一根插入水中,一根没有插入水中,吹哪一根?(课件给吸管编号1、2)(2)假如去掉橡皮泥,水还能上升吗?(开始发下材料,用橡皮泥封口,之后让同学去掉橡皮泥试一试)2、温馨提示:①往1号吸管里面吹气,注意观察另外一根吸管。②防止水溅出来,我们的实验在水槽里进行。③去掉橡皮泥,往不插入水中的吸管吹气,观察现象。3、指导同学分组实验,提示同学注意事项:小组合作,轻声讨论。4、分组实验完成后,沟通。重点解释实验发生的现象。提问:①水为什么上升了?生:我们吹入了空气②空气进入瓶中,水就上升了,空气有什么作用?类似于乌鸦喝水中的什么?生:空气和石头一样,占据了水的空间,水就上升了。③假如去掉橡皮泥,水还能上升吗?生:不能橡皮泥的作用是什么?生:防止漏气5、整理实验结果:一根(没有插入水中)吸管吹气,水就从另一根吸管(插入水中)上来。橡皮泥的作用是防止空气流动。实验二:杯中的纸会湿吗?71、老师给大家变个魔术:将纸巾塞入杯底后,把杯子倒扣入水中。师:把杯子扣入水底,杯中的纸巾会不会被水浸湿?完成实验,将纸巾拿出给同学看。2、请同学们动手试一试,并思考为什么杯中的纸不会湿?3、请各小组实验,请同学要注意:1.纸巾要塞入杯底,杯口朝下。2.竖直倒立,扣入水中3.竖直移出,擦干杯子内部4、同学实验,记录实验时的现象及自己的思考。沟通实验情况:杯中的纸巾有没有被水浸湿,水为什么不能进入杯子里面。生:空气占据空间。小结:这两个实验都说明了什么?生:空气占据空间三、空气占据空间的变化101、既然水和空气都能占据空间,但空气和水比较,占据空间的情况有没有什么不同呢?2、出示注射器,简单介绍3、对比实验:空气和水体积的变化。怎么做?整理方法:分别用注射器抽入同样多的水和空气(老师提前准备好),然后用手堵住管口,用相同的力推活塞,记录谁更加容易往里推,记录表中打钩;堵住管口,用相同的力拉活塞,记录谁容易往外拉。4、汇报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1.注射器中的水和空气,在活塞下压或上拉时,有何不同。2.注射器里的空气在活塞向下压和向上拉时,有什么变化,说发觉。3.尝试结合图来进行解释。4、实验结束,沟通自己的画和自己的想法。(5)5、生活中有哪些地方运用了空气可以被压缩的性质?介绍压缩空气在生活中的运用,如皮球、喷水瓶、气枪等(让同学进一步感受压缩后的空气的特性)四、总结,并把这节课所了解的关于水和空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