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支传导阻滞束支传导阻滞希氏束穿膜进入心室后,在室间隔上方分为右束支和左束支,分别支配右室和左室。房室结右束支左束支房室束左前分支左后分支房室及束支传导系统右(前)冠状动脉窦上腔静脉窦房结动脉环右冠状动脉窦房结动脉右房后支房室结动脉U形袢异常走行的窦房结动脉房室结动脉的房室束支后降支右旋支右室后支至左后分支的分支室间隔后动脉左室后底支左室后下支升主动脉左(左后)冠状动脉窦非(右后)冠状动脉窦左冠状动脉发自左冠状动脉的窦房结动脉左房支发自左冠状动脉的房室结动脉左室后支心脏传导系统的血液供应左旋支前降支前穿支至左前分支的分支左缘支及其分支室间隔前动脉至右束支的分支左缘支及其分支至室间隔前部的分支束支又分为左前分支和左后分支,它们可以分别发生不同程度的传导障碍。A12ⅠⅡⅢA正常时束支传导状态BCB左前支阻滞时左室冲动由左后支传导并向左上传至左前支所在部位C左后支阻滞时左室冲动由左前支传导并向右下传至左后支所在部位ⅠⅡⅢⅠⅡⅢDEFD右束支主干部阻滞时室内传导状态E、F右束支主干+左束支分支阻滞时室内传导状态ⅠⅡⅢⅠⅡⅢⅠⅡⅢ一侧束支阻滞时,激动从健侧心室跨越室间隔后再缓慢地激动阻滞一侧的心室,在时间上可延长40~60毫秒以上。正常时兴奋由室间隔开始,形成第1向量,需0.02秒,然后双侧心室同时兴奋,形成第2向量,其中右室兴奋需0.04秒,左室兴奋需0.06秒,故心室整体运行时间为0.02秒+(0.04秒右室/0.06秒左室)=0.08秒。1212122右束支发生传导阻滞后,心室兴奋仍然以室间隔开始,形成第1向量,需0.02秒,然后冲动先由左束支下传,兴奋左室,形成第2向量,需0.06秒,左室激动后,冲动沿心室肌向右室传导,兴奋右室,形成第3向量,需0.04秒,故心室整体运行时间为0.02秒+0.06秒+0.04秒=0.12秒。也就是该一侧束支发生阻滞后心电图形成的基本条件是:1、心室内运行程序发生变化,导致QRS形态异常。2、心室内运行时间发生变化,导致QRS时限增宽。133121232根据QRS波群的时限是否超过0.12秒而分为完全性与不完全性束支阻滞。V1V5V1V5ABCDA:完全性左束支阻滞B:完全性右束支阻滞C:不完全性左束支阻滞D: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V1V5V1V5所谓完全性束支阻滞并不意味着该束支绝对不能下传,只要两侧束支的传导时间差别超过40毫秒以上,延迟传导一侧的心室就会被对侧传导过来的激动所激动,从而表现出完全性束支阻滞的图形改变。左、右束支及左束支分支不同程度的传导阻碍,还可分别构成不同组合的双支阻滞和三支阻滞。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ⅠⅡⅢV1V5右束支左前分支左后分支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属于单侧束支主干部完全阻滞,图中也显示出束支主干部阻滞心电图的共同特征。1、窦性下传P-R间期大于0.12秒;2、QRS波群宽大畸形;3、QRS波群时限大于等于0.12秒;4、有明显的继发性ST-T改变。左束支本例心电图:基本节律为窦性心律,频率86次/分,P-R间期0.18秒,QRS波群时限0.16秒,Ⅰ、aVL、V5导联呈宽大切迹的R型,V1呈QS型,V2~V4呈rS型ST-T呈继发性改变。符合左束支传导阻滞的心电图改变。提示:窦性心律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右束支+左前分支阻滞ⅠⅡⅢ右束支左束支左前分支左后分支右束支+左前分支阻滞是一种一侧主干+左束支的一个分支形成的室内双支阻滞。心电图特征为除具备一侧束支主干部阻滞的特征外,还要伴有心电轴的明显偏移,如本图除了具有右束支阻滞的表现还伴有明显电轴左偏。V1V5本例心电图:基本节律为窦性,频率96次/分,P-R间期0.16秒,QRS时限0.12秒,Ⅰ、V5~6呈RS型,S波宽钝,V1呈rR′型,Ⅱ、Ⅲ、aVF呈rS型,电轴左偏,且SⅢ>SⅡ。提示:窦性心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伴左前分支阻滞左束支+左前分支阻滞ⅠⅡⅢ右束支左束支左前分支左后分支本图特征为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伴有显著电轴左偏大于-45度,该种现象有两种可能性。1、分支前不完全左束支伴完全左前支阻滞,说明冲动可以缓慢通过左束支,但受阻于左前分支,发生心电轴明显左偏;2、实质为完全性左束支阻滞,冲动在左束支主干部阻滞时沿下壁向上壁传导,也可以造成显著电轴左偏,这两种情况需要进行前后心电图对照,动态观察加以鉴别。V1V5本例心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