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注重环境教育 VIP免费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注重环境教育 _第1页
1/2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注重环境教育 _第2页
2/2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注重环境教育众所周知,环境问题是当今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全球气候变暖,水土流失,等等。所以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今的历史潮流。但是公民环保意识还远远不够,它的提高有赖于环境保护教育的实施,而这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借助于学生们在学校中的教育。并且在高中各学科中,生物可以说是与环境教育有着最为密切的关系,因为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生活在环境中,与环境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一方面因为生物要从环境不断地摄取物质和能量,因而受到环境的制约;另一方面生物的生命活动又能不断地改变环境,因此生物与环境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许多国家,包括我国的生物课程都始终贯彻着环境教育的内容和知识结构,所以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所以生物教师要以高度的环保责任感,努力发挥自己的优势,把环保教育至始至终的贯穿于教学当中,为培养未来具有高水平环保素质的公民而贡献自己的力量。那么怎样在教学中向学生去渗透环保教育,如何去渗透呢?就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向学生灌输渗透环境教育:一、给学生讲解丰富的环境科学知识和生态学知识对学生灌输环护的概念,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给学生讲解环境科学知识和生态学知识。环境科学知识和生态学知识的增长,会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水平。近百年来,人类文明的发展告诉我们,很多对环境造成的破坏,是与缺乏相关的环境科学知识和生态学知识密切相关的。同时,利用如果利用这些知识及技术,以及生态学上的知识可以改变一些环境状况,应当看到,禁渔休渔、造林还草、建立保护区、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有效措施及其理论,都是基于生物学知识、依据生态学原理得出的。二、强化现有我国的环境教育,形成环境危机感注意在生物教学中让学生了解我国的生物资源状况与面临的问题。如我国虽地大物博,有位居世界第三位的国土面积,位居世界第四位的林木蓄积量,拥有世界第五位的耕地面积,并拥有十分丰富的生物资源,但人口众多使得资源人均占有量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无论多大的资源除以13亿,都变得微乎其微。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我国又是一个资源“小国”。在“植物资源保护”、“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的教学内容中,要强调指出,尽管我国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生物资源虽为可再生资源,但它决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由于人口剧增,再加上自然因素等影响,造成了森林减少,水土流失,一些珍稀动植物正面临着灭绝的危险。自50年代以来,我国的野马、高鼻羚羊,白臀叶猴等十几种珍稀鸟兽已经绝迹或基本绝迹,白唇鹿、朱鹮等的数量也特别稀少。根据推测:在未来的40年内,亚洲象、华南虎、东北虎等十多种珍稀动物将在中国消失。由此可见,生物资源极待被保护和发展,能源危机迫在眉睫,可以用这种危机感来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迫切感和责任感。三、展示生物的多样性给大自然带来的美,激发学生对自然界的热爱比如可以向学生介绍北美红杉的情况:北美红杉又名“长青世爷”,它可高达110米,胸径8米,树皮厚达12-25cm,最大的分枝就有2.1米。红杉的树龄很高,一棵叫谢曼将军的红杉树是目前世界上活着的年龄最大的生物体,大约存活了2300到2700年。一棵成年树每年可产生2000个鸡蛋大小的球果,球果可20年保持绿色,不开裂。当球果开裂时才散布种子,一棵树总共可产生500000颗种子。同时用视频的方法向学生展示红杉,并在其中穿插人类乱砍乱伐的场景,让学生在认识红杉的同时,体会了自然界的神奇和美妙,引起内心的共鸣,让他们更加珍惜环境。也可以向学生介绍海南岛热带雨林中的各种奇观景象,如独木成林的景象。雨林中某些榕树能从树干的枝节上长出许多气根,这些根犹如一条条细绳从天而降,一旦触及土壤,便从土壤中吸收养分,开始增粗增长,形成了许多支柱根。雨林中的高山榕便能形成这一奇特的景观。雨林中的藤本植物有着特殊的向光性,它们用枝叶上的刺、吸盘、卷须或不定根紧紧缠住其他树木,攀援而上,在幼年期,不分枝,不长叶,顶端生长很快,当爬到高大乔木头顶时,才快速地分枝萌叶。因此当你走在树林里时,只见其藤,不见其叶,一眼望去,犹如奇形怪状的"绳索"织成的网。这...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注重环境教育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