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复兴讲解词篇一:走向复兴串词走向复兴串词(一)B:文明古国,发奋图强,我们迎着初升的太阳,走在崭新的道路上E:前进,前进,向前进,排山倒海不可阻挠B:青春似火,经典传唱,我们将用嘹亮的歌声,与祖国一起走向复兴,制造辉煌。E:请欣赏四组带来的大合唱《走向复兴》走向复兴串词(二)女:金色的光辉闪耀在成功的旗帜上,和谐的旋律谱写在荣耀的旗帜上。男:坚决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凝聚在我们伟大的旗帜上!女:请欣赏由斗笠山镇带来的《走向复兴》走向复兴串词(三)男:九十年征程路漫漫兮,女:九十年历史波涛壮阔。男:一个崭新的国家屹立在世界东方,女:一个伟大的民族正扬帆远航。男:我们开场新的长征,合:前进,前进,向前进,排山倒海不可阻挠。舞蹈。前进,前进,向前进,走向复兴制造辉煌!合:下面请欣赏《走向复兴》篇二:走向复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串词走向复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串词A我们从1919年走来带着爱国救国的宏大热情B我们从1921年走来带着马列主义的伟大真理A我们从1949年走来从新中国诞生的豪迈中走来B我们从1978年走来从共和国改革开放的凯歌中走来A几百年的历史沧桑B几百年的风云激荡合:我们这个不朽的民族,以强劲的步伐走向复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串词A95载风风雨雨,从泥泞到平坦,从黑夜到黎明;B95载磕磕绊绊,从挫败到成功,从贫困到富强;A翻身的人民在歌唱,歌唱伟大的共产党;B崛起的中国在歌唱,歌唱荣耀的共产党。A没有共产党,就没有华夏儿女的骄傲和骄傲;B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华民族的复兴和辉煌。篇三:复兴之路-峥嵘岁月讲解词《复兴之路》讲解词第二集:峥嵘岁月第二集:峥嵘岁月序文皇帝倒了,辫子剪了,这是1912年给中国人最大的感受,但是,袁世凯非常快就窃夺了辛亥革命的果实,这年4月,孙中山将临时大总统之位让于袁世凯,中华民国看似有国会、有《约法》、有众多政党,但实际上政权都操纵在袁世凯和北洋军阀手中。1913年3月国民党领袖宋教仁遭暗杀,他和许多人所期待的议会民主制度成了泡影,随后,为了换取支持,袁世凯根本接受了日本提出的严峻损害中国主权的“二十一条”,时人感慨道:无量头颅无量血,悲伤购得假共和。1916年袁世凯终于随着83天皇帝梦的破灭而败亡,但北洋政府却连方式上的统一都维持不了,辛亥革命以失败告终,中国仍然处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榨下。莽莽神州,已倒之狂澜待挽;茫茫华夏,中流之砥柱伊谁。第二集:峥嵘岁月北京天安门已经成为中国的一个意味。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它是一个特别的见证者。88年前的一天,这里迸发了为挽救民族危亡而奋起抗争的五四运动。1919年5月4日,北京3000多名大学生举行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游行。游行的起因是正在召开的巴黎和会。第一次世界大战完毕后,巴黎和会决定由日本继承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而关于日本强加给中国的“二十一条”那么置之不理。(华中师范大学原校长章开沅)巴黎和会的表现仍然是强权胜于公理。尽管中国也是一个参战国,也是战胜国之列。但是由于你是(弱)小的、贫弱的、穷弱的、没有实力的,因此照样改变不了原有的这种处境。因此如此引起了民间极大的激愤。继5月4日的学生游行之后,工人罢工,商人罢市,中国的各种社会力量都行动起来会聚成自1840年以来涉及范围最广、参加人数最多的一次爱国运动。中国为什么会迸发如此大规模的群众运动,辛亥革命后中国人对国家命运的考虑发生了怎么样的变化?1915年9月15日一本杂志在上海黄浦江畔创刊,一年后杂志改名为《新青年》,发行量接近16000份,对中国近现代历史妨碍深远的新文化运动就此发端,《新青年》的主编陈独秀提出要想救中国、建共和首先得进展思想革命。(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唐宝林)孙中山尽管推翻了一个皇帝,但是中国的情况没有根本改变,民主共和的理念也没有实现。为此,陈独秀独辟蹊径,他提出来要挽救中国必需要改造中国人的国民性。(南京大学历史系主任陈谦平)实际上确实是从臣民向国民的一个转变,那中国没有这个啊,(没有)这个思想根底,由于他只是刚从一个封建社会转过来的,而且中间没有这么一个阶段。《新青年》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