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群众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摘要。群众文化是面向社会大众的文化,是群众广泛参与实践的文化。群众文化作为文化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的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及政治文明建设起着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文章阐述了群众文化建设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指出群众文化建设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意义;并提出群众文化建设需在发掘中华民族精神、满足人民精神需求、凝聚构建和谐社会精神动力等方面加以推进,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精神支撑。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精神支柱。关键词:群众文化和谐社会地位作用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精神文明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协调发展、全面进步的重要标志。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基本价值取向的精神理念。除此之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还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坚强的思想保证、有力的道德支撑、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随着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经济全球化浪潮不断高涨,社会规范逐步呈现复杂化的取向,在这样的一个新旧观念冲突、新旧体制交错、新旧利益调整的时期,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比较突出的有思想道德领域的失范现象严重,教育发展不均衡、不公平现象突出,科学技术总体水平不高,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滞后等。我们必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努力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娱乐氛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文明道德风尚;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群众文化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赋予了群众文化工作新的更深刻的社会意义。第1页共4页一、发展群众文化,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需求的重要保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之一,也是达到小康目标的一项重要内容。面对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尤其是文化参与的需要,我们应当在抓好专业文化等各项文化事业的同时,必须进一步搞好群众文化。因为群众文化活动是以广大群众自我娱乐、自我参与、自我开发为主要形式进行的,活动内容丰富,活动形式多样,活动方式灵活,具有很大提高建设先进文化的能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党领导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归根到底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提高建设先进文化的能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把文化发展的着力点放在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和促进人的发展上。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具有实践性强、社会影响广泛、群众参与程度高的特点,是把先进文化推向全社会、思想政治工作落实到基层的重要途径,要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通过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用先进的文化教育、激励、鼓舞群众,提升全社会和全体公民的素质。二、充分认识群众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我们要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提高建设先进文化能力。因为,无论对党的整体而言,还是对于每一个干部党员来讲,都要有提高建设先进文化的意识,永远保持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和长期的战略任务。对于群文工作者来说,我们更关注它深刻的文化内涵和文化意义,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也将落在充分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上。因此,充分认识群众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进一步明确群众文化建设在和谐社会中的责任与方向具有重要意义。和谐是一个社会稳定、成熟的表现,它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和理想追求,也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在。而先进的文化具备了弘扬正气、凝聚人心、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增长知识、提高素质、舒缓压力、娱乐身心、沟通感情、增进融会等多种功能,对人际社会的和谐共第2页共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