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一节人格及其理论一、人格的影响原因:影响原因有三个:遗传(间接,物质基础)、环境和情境.精神分析:关注行为产生的内在本源以及这些内在驱动力之间的冲突。本我和超我之间一场无休止的战争,由自我来调整.人本主义:从个人意识经验、成长潜能整合的角度理解人格,其关键是强调自我实现的驱动力。二、人格特质理论(三个):两个重要假设(人格特质在时间和空间上是相对稳定的)1.奥尔波特:枢纽特质(基本特质,渗透强,少数人有)、关键特质(建筑构件,5—10个)、次要特质(不明显、不受人注目、一致性和一般性较低)多种特质不是零碎的,而是有组织的。“统我”不是与生俱来,是逐渐发展起来的2.卡特尔的特质理论:16种特质(16PF),对职业征询、心理健康有很大协助。3.艾森克的特质理论:外倾和神经质两个维度(特质并非独立,有有关性,分出维度更精确)■“大五”人格理论(每个维度都是两级的):外公和情创(西方,认为有跨文化的一致性)■“大七”人格理论(王登峰、崔红):外行人情善智处(中国,认为有文化特异性)哈恩特(美):决定一种人可以成为卓越领导的特质少的可怜伯恩斯(美):变化型领导者豪斯(美):把变化型领导者称为有魅力的领导者巴斯(美):有魅力领导者的四个特性:魅力、激发动机、智力激发、个人化的考虑(个人智力激发魅力)第二节智力与能力智力维度定义范例言语能力理解、使用口头和书面语言的能力教师、律师、领导数学能力处理数学问题,对数关系的理解和掌握的能力投资商、工程师推理能力理解处理问题的原则并处理问题的能力治疗师、设计师、征询师演绎能力通过对事实观测或评估得出适合的结论的能力科研人员关系类比能力理解两个事物之间的联络,并将其运用于其他事物间的关系和情景中的能力人类学家考察文化和典礼之间的关系记忆力识记、保持和回忆句子的能力学习外语空间认知能力判断物体的位置和排列,以及当物体的空间位置变化时,可以想象出物体形状的能力室内装潢师、艺术家知觉能力识别视觉上的模式和发现模式内以及模式间关系的能力摄影师智力构造的基本理论:斯皮尔曼(英):一般智力原因(G原因)和特殊智力原因(S原因),任何工作需要共同作用瑟斯顿(美):把智力分解为多种原始能力,词的理解等7种吉尔福特(美):智力三维度:智力操作的方式、内容、产品,构成智力的立体三维构造模型加德纳(美):逻辑-数学等八种智力,智力不是一元的而是多元的■能力与知识和技能的区别1。知识是概括化的经验系统;2.技能是概括化的行为模式;3.能力是概括化的心理特性.4。能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定型,但知识和技能却可以不停积累。领导者的胜任特性:麦克里兰提出,成就和行为、服务意识、管理才能、认知能力、个人效能。(成务管认人)威尔逊提出:预测变化、寻求支持、驱力水平.(寻预力)能力有关的特质分为:关键特质、自我特质、表面特质第三节情绪一、情绪的两极性:1。按照情绪对人的意义来划分:积极和消极、肯定和否认、增力和减力2.快感度(快乐/不快乐)、紧张度(轻松/紧张)、激动度(安静/激动)、强度(愤怒/大怒/暴怒)二、表情,是情绪的外部体现形式:面部表情(最重要,最直接)、身体表情、言语表情三、情绪状态:按照情绪发生的强度和持续时间,情绪分为三种:(1)心境也叫心情,它是一种比较微弱、持久而又具有渲染性的情绪体验状态。(2)激情具有激动性和冲动性的特点。(3)应激的激动水平更高、更强烈,而认知范围更窄,理智分析和判断的能力下降。长期处在应激状态的人,免疫系统的作用会受到损害,从而导致疾病的产生。四、情绪的基本理论:1、詹姆斯-兰格:强调外周生理活动是产生情绪变化的原因。詹姆斯(美):情绪是内脏器官、骨骼肌活动在脑内引起的感觉兰格(丹麦):强调血液的作用.2、汤姆斯金(美):情绪就是动机,自身可以离开内驱力信号而起到动机作用。3、拉扎勒斯(美):情绪的体验要考虑评估环境的交互作用。强调评价一般是在无意识状态下发生,是一种认知评价理论第四节态度与行为一、态度的概念阿尔波特(美):强调经验在态度形成中的作用克里赫(美):忽视过去的经验,强调目前的主观经验,反应了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