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大象版学校科学一下2.2缺水的吊兰教学设计【教学分析】本课科学素养培育过程:“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计划组织——事实证据——得出结论”。观察地点由校园引到植物角,通过长时间观察,发觉问题:植物角的吊兰怎么发蔫了?引出猜想假设:吊兰可能跟人一样“渴”坏了。然后根据老师的要求做好计划组织,按计划观察定时定量浇水的吊兰和不浇水的吊兰的不同长势,并做好观察记录,最后得出结论。从而达成知识目标“植物需要水来维持生存和生长”。在这个过程中,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经历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了解科学探究需要制订计划,从而达成科学探究目标。本课要探究的核心问题是根据老师制订的“植物和水”的计划,做好计划和分工。坚持按计划照料植物、观察植物,并及时做好记录。【教学目标】(1)本课要探究的核心问题是根据老师制订的“植物和水”的计划,做好计划和分工。坚持按计划照料植物、观察植物,并及时做好记录。(2)通过长期观察,照料植物使同学认识到植物需要水来维持生存和生长。(3)激发同学坚持长期观察、照料植物的积极性。【教学准备】(1)材料准备:校园植物角有长势正常的吊兰和快蔫了的吊兰;水壶、铲子等花草栽培工具。(2)活动场地:校园植物角。【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回顾认识常见植物:小朋友们,我们植物角里的植物可真不少,通过上一课的认识常见植物的学习,你认识这些植物吗?生:凤仙花的花朵特别美丽。(老师补充:对,花朵有粉红色的有玫红色的。)生:吊兰不开花但是叶子很长,也美丽。(老师补充:吊兰也开花,有的开黄花,有的开白花,等它们开花了,我们认真观察好吗?)……二、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师:大家还有什么发觉?生:有的吊兰蔫了?师:观察得真认真!那我们猜想一下,吊兰为什么蔫了?生:吊兰是不是渴坏了?我口渴的时候就蔫了。生:是不是长虫子了?(老师补充:大家看看吊兰身上有虫子吗?没有,排除它长虫子的原因。)三、计划组织、做吊兰与水的对比试验。1、师:我们怎么救活这些吊兰呢?生:我们可以多浇水。生:我们给它们捉虫子……师:好,那么我们选两盆蔫的差不多的吊兰。一盆浇水,一盆不浇水,看看它们能不能救活好吗?生:好。师:观察吊兰可是个马拉松长跑赛,需要大家坚持观察,大家能做到吗?(能。)2、争当小园丁游戏。那现在我们来争当小园丁的游戏吧?看老师给大家制订的观察计划,每人选择自己的任务,在表中填上自己的名字。“植物和水”讨论计划1号盆2号盆浇水次数每天1次不浇水浇水时间每天10点浇水量每次1勺组长探探浇水奇奇观察究究记录妙妙【设计思想】建议选择长势差不多的蔫的植物做实验,选取的植物最好是绿色不耐旱植物,可以很快见到实验结果的植物,例如吊兰。同学分小组坚持按计划照料植物、观察植物,并及时做好记录。老师根据同学的特点,提前分组,做好计划和分工,让认真负责的组长负责给植物浇水,组织组员观察植物,并及时做好记录。同学根据老师制订的“植物和水”的计划,做好计划和分工。让同学明白做科学讨论需要制订计划,并根据计划进行分工合作的道理。培育同学长期坚持观察植物的能力和其他孩子合作的能力。四、搜集事实证据,得出实验结论。这个观察过程可能延续一到二周,需要老师适时鼓舞同学坚持观察,将观察结果及时记录下来。通过搜集的证据,我们发觉每天浇水的吊兰活过来了,但是不浇水的吊兰死去了。得出结论:吊兰生长需要大量的水分。五、拓展活动:水养吊兰把吊兰的长得茁壮的吊兰用剪刀剪了下来,放在阳台上一个装满水的杯子里,几天后,会发觉已经长出了一根根白色的跟根。而杯子里的水位会下降很多。这说明吊兰的生长需要大量的水分。【教学反思】吊兰的生命力坚韧,对比试验明显时往往需要2周以上的时间,所以引导和提醒同学按计划按时浇水,坚持观察,做好记录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吊兰喜水耐旱,但是给吊兰浇太多水容易烂根,最好每天浇一到两勺水,保持盆内土壤湿润不存水为好。【总结点评】在根据计划进行分组实验时,因为实验对象是植物,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很多,例如阳光、土壤、水分、肥料等等。我们讨论的是植物和水的关系,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