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8.3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教案人教版教学目标⑴知识方面识记:实践与认识关系原理。理解:理解实践对认识起决定作用这条基本原理,并能通过列举事例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认识的目的,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惟一标准。⑵能力方面通过实践对认识起决定作用原理的学习,培养学生理解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特别是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的思维能力。⑶觉悟方面①结合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的学习,引导学生树立实践意识,积极投身实践活动;②联系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的学习,引导学生认识马克思主义也是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发展的,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③通过实践是认识的目的的学习,培养良好的学风,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教学重点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教学难点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惟一标准。教学过程复习提问1.为什么说生产实践对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具有决定作用?2.实践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3.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如何?(设计以上问题,目的在于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为导入新课打下基础,特别是运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的原理来理解本节要学习的实践与认识的关系,是很有益的)导入新课以上我们已经懂得了生产实践对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决定着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和发展;决定着各种社会关系的形成和发展;是人们从事政治、科学、艺术等实践活动的基础,懂得了实践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实践对社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这是人们关于实践与社会关系的认识。认识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是人们头脑中固有的吗?认识与实践的关系又是怎样的?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来学习第三框题。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三、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实践不仅对社会发展起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对人的认识具有决定作用。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我们学习的各门具体科学知识,无不来自实践。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多具体科学知识?(阅读课文Pl20——I2l)(1)认识是适应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例如:看医生、买书、买文具、买服装等生活问题要上哪里?农业生产要注意什么?工业生产中应注意什么?等问题。和什么打交道?和什么不打交道?先认识什么后认识什么?这些不是人任意规定的,它只能由实践的需求来决定。实践需要解决什么问题?人们就关注什么问题,这些问题也就成了认识的对象。人类的认识活动,总是为各个时代社会实践的特定需要服务的,科学研究的任务也是围绕着人类实践的需要这个中心来确定的。我们学习的数学、力学等知识都是实践活动中产生的,也是为实践服务的。《孙子兵法》产生于战争的需要。“漫画”“点子”从哪儿来?(学生看漫画谈感想回答,教师归纳)“点子”产生于实践的需要,是从实践中来(2)认识是在变革对象的实践中发生的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人脑怎样反映客观事物呢?客观事物是怎样反映到人脑中去的呢?是人们的实践活动完成了这个任务。人们只有在实践中同客观事物接触并反复作用,变革客观对象,使客观对象的各种特性暴露出来,客观对象的特性作用于人的感官,反映到人们的头脑中,人们才能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深入到事物内部,认识其本质和规律。对客观事物怎样才能获得认识呢?请看毛泽东“语录”和课文第6段。(学生自行归纳得出结论)要获得什么认识就必须参加什么实践。总之,认识既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人脑里固有的,而是社会实践中产生的。实践出真知,实践是一切科学知识的源泉。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人类的认识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总是由浅人深、由片面到全面、由低级到高级地发展着。为什么人的认识会不断地向前发展?是什么原因推动着认识的发展?(阅读课文9一15段)(学生回答,教师归纳)近代科学兴起之后,认识呈加速发展的趋势,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实践。(1)实践的发展不断提出新的认识课题,提供新的经验,提高人的认识能力,从而推动认识的发展在实践过程中,矛盾不断解决又不断产生,需要解决的新课题不断涌现,这就会推动人们去探索、去研究。(阅读恩格斯“语录”)理解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