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分析试卷1原子吸收线的劳伦茨变宽是基于(2)(1)原子的热运动(2)原子与其它种类气体粒子的碰撞(3)原子与同类气体粒子的碰撞(4)外部电场对原子的影响2.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若组分较复杂且被测组分含量较低时,为了简便准确地进行分析,最好选择何种方法进行分析?(3)(1)工作曲线法(2)内标法(3)标准加入法(4)间接测定法3.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2)(1)原子荧光分析法是测量受激基态分子而产生原子荧光的方法(2)原子荧光分析属于光激发(3)原子荧光分析属于热激发(4)原子荧光分析属于高能粒子互相碰撞而获得能量被激发4.双光束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不能消除的不稳定影响因素是(2)(1)光源(2)原子化器(3)检测器(4)放大器5.已知原子吸收光谱计狭缝宽度为0.5mm时,狭缝的光谱通带为1.3nm,所以该仪器的单色器的倒线色散率为:(1)(1)每毫米2.6nm(2)每毫米0.38nm(3)每毫米26nm(4)每毫米3.8nm6.下列哪种原子荧光是反斯托克斯荧光?(1)(1)铬原子吸收359.35nm,发射357.87nm(2)铅原子吸收283.31nm,发射283.31nm(3)铅原子吸收283.31nm,发射405.78nm(4)铊原子吸收377.55nm,发射535.05nm7.在原子吸收分析中,通常分析线是共振线,因为一般共振线灵敏度高,如Hg的共振线185.0nm比Hg的共振线253.7nm的灵敏度大50倍,但实际在测汞时总是使用253.7nm作分析线,其原因是(3)(1)汞蒸气有毒不能使用185.0nm(2)汞蒸气浓度太大不必使用灵敏度高的共振线(3)Hg185.0nm线被大气和火焰气体强烈吸收(4)汞空心阴极灯发射的185.0nm线的强度太弱8.原子吸收光谱仪与原子发射光谱仪在结构上的不同之处是(4)(1)透镜(2)单色器(3)光电倍增管(4)原子化器9.当浓度较高时进行原子发射光谱分析,其工作曲线~lgc)形状为(2)(1)直线下部向上弯曲(2)直线上部向下弯曲(3)直线下部向下弯曲(4)直线上部向上弯曲10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被测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愈小,温度愈高,则谱线的热变宽将是(1)(1)愈严重(2)愈不严重(3)基本不变(4)不变11.某摄谱仪刚刚可以分辨310.0305nm及309.9970nm的两条谱线,则用该摄谱仪可以分辨出的谱线组是(4)(1)Si251.61─Zn251.58nm(2)Ni337.56─Fe337.57nm(3)Mn325.40─Fe325.395nm(4)Cr301.82─Ce301.88nm12.在原子吸收分析中,如灯中有连续背景发射,宜采用(2)(1)减小狭缝(2)用纯度较高的单元素灯(3)另选测定波长(4)用化学方法分离13.以光栅作单色器的色散元件,若工艺精度好,光栅上单位距离的刻痕线数越多,则:(1)(1)光栅色散率变大,分辨率增高(2)光栅色散率变大,分辨率降低(3)光栅色散率变小,分辨率降低(4)光栅色散率变小,分辨率增高14.质量浓度为的Mg在某原子吸收光谱仪上测定时,得吸光度为0.178,结果表明该元素在此条件下的1%吸收灵敏度为(3)(1)0.0000783(2)0.562(3)0.00244(4)0.0078315.原子发射光谱仪中光源的作用是(1)(1)提供足够能量使试样蒸发、原子化/离子化、激发(2)提供足够能量使试样灰化(3)将试样中的杂质除去,消除干扰(4)得到特定波长和强度的锐线光谱16.空心阴极灯的主要操作参数是(1)(1)灯电流(2)灯电压(3)阴极温度(4)内充气体的压力17.原子发射光谱与原子吸收光谱产生的共同点在于(3)(1)辐射能使气态原子内层电子产生跃迁(2)基态原子对共振线的吸收(3)气态原子外层电子产生跃迁(4)激发态原子产生的辐射18.原子吸收法测定钙时,加入EDTA是为了消除下述哪种物质的干扰?(2)(1)盐酸(2)磷酸(3)钠(4)镁20.欲分析165~360nm的波谱区的原子吸收光谱,应选用的光源为(3)(1)钨灯(2)能斯特灯(3)空心阴极灯(4)氘灯21.在原子吸收法中,原子化器的分子吸收属于(3)(1)光谱线重叠的干扰(2)化学干扰(3)背景干扰(4)物理干扰22.原子吸收和原子荧光分析的光谱干扰比火焰发射分析法的光谱干扰(4)(1)多(2)相当(3)不能确定谁多谁少(4)少24.与火焰原子吸收法相比,无火焰原子吸收法的重要优点为(2)(1)谱线干扰小(2)试样用量少(3)背景干扰小(4)重现性好25.在原子吸收分析中,当溶液的提升速度较低时,一般在溶液中混入表面张力小、密度小的有机溶剂,其目的是(2)(1)使火焰容易燃烧(2)提高雾化效率(3)增加溶液粘度(4)增加溶液提升量26.在原子吸收分析中,过大的灯电流除了产生光谱干扰外,还使发射共振线的谱线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