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郯城县第三初级中学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二节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教案新人教版主备人课型新授验收结果:合格/须完善时间年月日分管领导课时1课时第周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农业是主要部门以及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2、能够运用资料并联系实际,说明我国农业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理解农业分布出现差异的原因;3、掌握阅读使用地图及图表资料,学会从图表中获取地理信息的技能。过程与方法1、学会根据资料图片、乡土地理的知识,说明理解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2、注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3、学会用表格比较的方法说明农业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4、尝试运用已学习的我国地形、气候等方面的知识,分析理解我国东西部、南北方农业分布差异的原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关注家乡的“三农”问题,树立“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的观念。2、关注家乡农业生产的发展,增强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3、培养学习地理的兴趣。重点、难点1、了解农业的主要部门,理解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2、运用资料和联系实际,说明我国农业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引入新课][出示课件]“情系‘三农’谋发展”同学们,什么是“三农”问题?[资料展示]2004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说,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的问题是我们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你能从我国的国情分析,造成“三农”问题的原因及解决途径吗?农业问题是“三农”问题的首要问题。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你知道什么是农业?主要农业部门有哪些?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如何?这就是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的内容。同学们,那么什么是农业呢?农业主要包括哪几个部门?“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学生讨论。[学生活动]P99活动1.2.。农业为人们的生活提供农产品,[出示课件]视频资料:主要农业部门。总结:利用动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农业产品的各部门,统称为农业。农业主要包括农、林、牧、副、渔业五个部门。[出示板书]1.农业:农业(种植业)、林业、牧业、副业、渔业。可见,人们的生活,工业生产的原料和消费市场,都离不开农业。下面是人们对农业地位的看法,你赞成哪一个说法?为什么?[出示课件]人们对农业地位的看法。——我国人口这么多,粮食生产太重要了。——只有农村实现了现代化,才能说中国实现了现代化。——应把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战略重点的首位。从我国人口的角度来说,农业是解决人民温饱的基础;从中国实现现代化来讲,农村实现现代化是瓶颈;对于国家决策者而言,农业是发展国民经济的重中之重。正因为如此,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的基础产业。[出示课件]出示“中国农业的地区分布图“,请同学们对比并找出你设计合理和不合理的地方,并做解释。为工业生产提供原料和消费市场。小组讨论交流。小组代表发表见解,其他学生质疑补充。农业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农业仅只种植业,而广义的农业按照劳动对象的不同,则可包括农业(种植业)、林业、牧业、副业、渔业五个大部门。副业是指分别以种植业、牧业、渔业、林业为主的农村,为搞活经济而发展的辅助产业,因各地的条件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在地区分布上没有多少规律可循。通过对比完善自己的知识,也进一步明确影响农业分布的因素。学生根据“中国农业的地区分布图”展示从图中获取的信息。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主要表现为东部与西部、南方与北方的差异。你能用列表比较的方法比较东部地区南北方农业分布的地区差异吗?[小组讨论、展示、评议、完善]耕地类型作物熟制主要农作物差异原因分析北方东北华北分界线南方P101活动2在我国西南部的山区中,农作物的种类、耕作制度随海拔高低的不同而不同。请你在图4.15中的适当部位上填上如下四组内容,并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为什么该地会呈现这样的分布规律?A.双季稻、香蕉,一年三熟;B.适宜发展林业、牧业;C.玉米、荞麦、燕麦,一年三熟;D.玉米、小麦,一年两熟。[学生讨论、交流]小结:农业的地区差异不仅体现在水平方向上的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