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郯城县第三初级中学八年级数学《同底数幂的乘法》教案新人教版主备人分管领导课时1第15周第一课时总第50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2.运用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二过程与方法1.在进一步体会幂的意义时,发展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2.通过“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的推导和应用,使学生初步理解特殊到一般,一般到特殊的认知规律.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味科学的思想方法,接受数学文化的熏陶,激发学生探索创新的精神.重点正确理解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难点正确理解和应用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修改意见一观察发现1.提出问题:(出示投影片)问题:一种电子计算机每秒可进行1012次运算,它工作103秒可进行多少次运算?[生]运算次数=运算速度×工作时间所以计算机工作103秒可进行的运算次数为:1012×103.[生]根据乘方的意义可知1012×103=10×10×……×1012个10×(10×10×10)3个10=1015.二探究说理(1)做一做:出示投影片计算下列各式:(1)25×22(2)a3·a2(3)5m·5n(m、n都是正整数):(2).议一议出示投影片学生计算(1)25×22=(2×2×2×2×2)×(2×2)=27=25+2.因为25表示5个2相乘,;22表示2个2相乘,根据乘方的意义,同样道理可得a3·a2=(a·a·a)·(a·a)=a5=a3+2.5m×5n=5×5……×5m个5×5×5……×5n个5=5×5……×5(m+n)个5=5m+n.三感悟深化1.出示投影片2.口答;(1)76×74(2)a7·a8(3)x5·x3(4)x10·x5)10×102×104(6)x5·x·x3(7)y4·y3·y2·y3.下面的计算对不对?如果不对,怎样改正?(1)b5·b5=2b5()(2)b5+b5=b10()(3)x5·x2=x10()(4)y5+2y5=3y10()(5)c·c3=c3()(6)m+m3=m4()学生自主探索,在启发性设问的引导下发现规律,并用自己的语言叙述).[生]我们可以发现下列规律:(一)这三个式子都是底数相同的幂相乘.(二)相乘结果的底数与原来底数相同,指数是原来两个幂的指数的和.四巩固提高1.填空:(1)x5·()=x8(2)a·()=a6(3)x·x3()=x7(4)xm·()=x3m2.计算.(1)(-2)3×(-2)5尝试归纳:am·an=am+n(m、n都是正整数),用语言来描述此法则即为:“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am·an等于什么(m、n都是正整数)?为什么?计算下列各式:(1)25×22(2)a3·a2(3)5m·5n(m、n都是正整数)(2)(-2)2×(-2)7(3)(-2)3×25(4)(-2)2×27五实践延伸板书设计:课题:15.1.1同底数幂的乘法一、观察发现二、探究说理三、感悟深化四、巩固提高五、实践延伸六、预习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