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1页科技热量光照降水气候地形土壤水源自然条件影响农业发展的条件(对土地的合理利用)市场交通运输政策劳动力机械生产习惯食物偏好社会经济条件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1页专题七:农业生产与工业生产一、命题分析近几年来关于农业的高考命题,主要运用相关知识的对比来考查学生的能力。对比有纵向对比和横向对比两种方式。纵向对比是指对同一事物(现象)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状况进行对比;横向对比是指对同一时期内不同空间的同类事物进行对比,通过对比分析主要区位因素。二、考点精讲(介绍知识点,构建知识网络结构,明确考点目标,不可少于5点)1.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考点几度变化,从2004年高考大纲中将“农业区位因素”“农业发展与区位的关系”替换为“影响农业发展的条件”,2006年和2007年的考试大纲中将这一考点又恢复为“农业区位因素”,但一直是近几年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点。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备考,我们可以先建立起思维模式图(如图),影响农业发展的自然因素有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可以概括为“光、热、水、土、地形”,和“人”相关的人文因素有市场、政策、劳动力和政策等,人文因素主要与农作物的产量有关。在自然条件中气候因素的影响极大,特别是光热条件与农作物种类的分布、复种制度和产量关系最密切。在社会经济条件中,一方面,利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可以改造当地的自然条件;另一方面,市场和交通条件是经常变化的,其中市场的影响最大,市场需求量最终决定农业的生产的类型和规模。理解各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可以帮助我们分析一国一地区的农业区位因素。严格地说,任何农业生产类型都要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只有把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考虑周到,分析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才会具体全面。但是,不同区域的不同农业生产类型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因此,必须学会抓住主导因素(即优势区位或限制性因素)。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是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2.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其特点世界农业地域类型主要有以下四种:⑴水稻种植业:它是一种劳动密集型的农业,主要分布在高温多雨热带、亚热带地区,东亚、东南亚、南亚是其集中产区,这里水稻种植业的特点是“一小一大一高三低”,即:从经营规模上看是小农经营,适应人多地少的特点;大多地处季风区,水旱灾害频繁,水利工程量大;人多地少,精耕细作,单位面积产第2页共11页第1页共11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1页量高;“三低”是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科技含量低。⑵大牧场放牧业:这种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气候区,大牧场归牧场主所有,阿根廷是大牧场放牧业的典型代表,该国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并在培育优良品种、改善交通运输、开辟水源和种植饲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⑶商品谷物农业:它是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低于类型,农作物主要是小麦和玉米。该地域类型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美国是商品谷物农业的杰出代表,是世界上最大商品谷物农业生产国。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优势区位条件是优越的自然条件、便利的交通运输、地广人稀、高度发达的工业、先进的科学技术。⑷混合农业:它主要是将饲养牲畜和谷物生产结合起来的谷物和牲畜混合农业。澳大利亚是世界上著名的农牧业都发达的国家,其东南部的墨累——达令盆地是主要的小麦——牧羊带,也是著名的混合农业区。它的显著优点是农场成为一个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农民可有效地利用时间安排农业活动,根据市场需求安排农业生产。我国的珠江三角洲基塘生产是一种新颖的混合农业类型。利用珠江三角洲地形条件,在低洼地方挖泥成塘,四周堆泥成基,塘中养鱼,基上种植果树、桑树、甘蔗,桑叶养蚕,蚕蛹、蔗叶等用来养鱼,塘泥肥田,形成著名桑基鱼塘,是生态农业的典型代表。3.我国的商品性农业生产基地的比较分布地区九大商品粮基地生产条件和基础好的地区——太湖平原、洞庭湖平原、江汉平原、鄱阳湖平原、成都平原、珠江三角洲增产潜力的地区——江淮平原粮食商品率高的地区——松嫩平原、⑨三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