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案(教师用)第11课本章复习(2)(复习课)【理论支持】叶澜教授认为,传统教学论从教的角度探讨问题,实用教学论则从学生的立场出发,教育心理学的兴趣在心理过程的分析,社会学的眼光集中在师生互动、课堂生活、人际关系等的描述上,他们都缺乏具有课堂教学本质的理性的认识。她说,课堂教学应被看作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人生经历,是他们生活有意义的构成部分;课堂教学的目标应全面体现培养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是只限于认识的方面的发展。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生命力,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新人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才有真正的生命。因此,要改变现有课堂中常见的见书不见人、人围着书转的局面,必须研究影响课堂教学师生状态的众多因素,研究课堂教学中师生活动的全部丰富性,研究如何开发课堂教学的生命潜力”。教师只要思想上真正顾及了学生多方面成长,顾及了生命活动的多面性和师生共同活动中多种组合和发展方式的可能性,就能发现课堂具有生成性的特征。只有把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目标定在探索、充满生命活力的教学上,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才会显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动起来,这样学生才真正有所发展.本章内容包括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概念、解法和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是最基本的代数不等式,对它的理解和掌握对于后续学习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因此,在教学和学习中注意指导学生对本章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等进行及时的归纳整理,进行必要的适量的练习,使得学生对基础知识留下较深刻的印象,对基本技能达到一定的掌握程度.【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其解的意义;2.能利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集的数轴表示求不等式组的解和解集的方法。3.能运用不等式组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数学思考1.合作类推法;2.自主与讨论相结合的方法;3.启发诱导式教学。解决问题1.掌握求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的一般方法;2.经历知识的拓展过程,感受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必要性情感态度1.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合作交流意识;2.加强运算的熟练性和准确性,培养思维的全面性;3.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其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教学难点:运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实际问题【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设计】课前延伸一、基础知识填空及答案1.“的一半与2的差不大于”所对应的不等式是.2.不等号填空:若a”“=”或“<”号填空).7.不等式>1,的正整数解是.8.不等式-x+3>0的最大整数解是.参考答案1.2.>、>、<3.>14.x>6、x>-2,-17.1,28.2〖设计意图〗通过具体的练习,复习旧知,为本节课的复习做好准备课内探究一、前提测评活动1解下列不等式,并在数轴上表示①2X-1>-X②0.5X<3③3X-24X+1〖设计意图〗由浅入深,让学生进一步巩固不等式的解法二、导入新课,讨论探究活动2将上面内容进行组合提问①你会求出它们的解集吗?②你能将它们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吗?③哪一部分是它的最后解集呢?学生回答:分别解出不等式;将结果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取公共部分〖设计意图〗通过活动1、活动2,让学生与方程及解法进行对比;充分利用数轴的作用来让学生理解不等式组的解集.活动3小宝和爸爸、妈妈三人在操场上玩跷跷板,爸爸体重为72千克,体重只有妈妈一半的小宝和妈妈一同坐在跷跷板的另一端,这时爸爸的一端仍然着地。后来,小宝借来一副质量为66千克的哑铃,加在他和妈妈坐的一端,结果爸爸被跷起离地.猜猜小宝的体重约是多少?在这个问题中,如果设小宝的体重为x千克,提问:(1)从跷跷板的状况你可以概括出怎样的不等关系?(2)你认为怎样求x的范围,可以尽可能地接近小宝的体重?2x十x<722x十x+6>72其中x同时满足以上两个不等式.在议论的基础上,老师揭示:一个量需要同时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