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3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3页文件編號TT-QW-TI-03版本01類別模具設計規范制定日期2005年12月1日操作規範頁次PAGE2OF91、模具尺寸釘定原則:1.1依客戶之特殊規定者。1.2以材料供應商提供模板(寬)(厚)為基准。1.3模板有外形切割者:a.展開長度50(含)以下者,依外形單+30mm—40mm.b.展開長度50以上300(含)以下者,依外形單+40mm—50mm.c.展開長度300以上750(含)以下者,依外形單+50mm—60mm.d.展開長度750以上1000以下者,依外形單+60mm—70mm.e.以上訂定之模板,至少需有一邊之尺寸符合素材之規格。1.4模板無外形共用者,依成品尺寸制定,單離譜+20mm—30mm,但需預留導柱位置。1.5成品需超出模外者,依加工孔最遠距,單邊+15mm—25mm.1.6總之模板之大小要取到既能保證模具強度又不至於浪費板材,最全理之尺寸規格。第2页共13页第1页共13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3页2、尺寸制定原則:2.1依客戶規定。2.2模析長度300mm以下者,使用ψ16*3、ψ18*1之導柱。2.3模板長度300mm以上450mm以下者,使用ψ20*3、ψ18*1之導柱。2.4模板長度450mm以上600mm以下者,使用ψ20*3、ψ25*1之導柱。2.5模板長度600mm以上者,使用ψ25*3、ψ20*1之導柱。文件編號TT-QW-TI-03版本01類別模具設計規范制定日期2005年12月1日操作規範頁次PAGE3OF9第3页共13页第2页共13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13页2.6導柱中心至模板邊緣之距離:為考慮線割架模,一般情況下導柱距之四分之一點距模板邊面14mm以上。2.7沖孔模與落料模以開模尺寸為准,導柱伸出脫板20—25mm.2.8折彎模之內導柱在閉模時不可凸出脫料板,以免撞到產品。2.9折彎模中,外導套之長一般情況勿超出下模折塊,外導柱之長度在閉模時,勿凸出下模座即可。2.10機械手臂中,外導柱導套之長度須符合客戶沖床規格。3、螺絲規范:3.1依客戶要求訂定。3.2400mm(含)以下長度模板,使用M8螺絲,止檔板M6。3.3止檔板螺絲位置需配合脫板入子。3.4螺絲間距為:M8為120MM—150MM;M10為150MM—180MM。3.5下模若為固定時,使用正面沉頭方式,若為活動時,使用攻牙套筒螺絲。3.6有大滑塊之模板,固定螺絲鎖緊方向,均自刀口處鎖入。即上模有滑塊者,背面沉頭,下模有滑塊者,正面沉頭。4、彈簧規范:4.1依客戶要求訂定。4.2僅可能使用以下此種彈簧;第4页共13页第3页共13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4页共13页a.配合現有庫存。b.一般情況下,脫板之彈簧須用重荷(即錄色)能排列下之地方用ψ30,地方不足時可以用ψ25甚至ψ20。文件編號TT-QW-TI-03版本01類別模具設計規范制定日期2005年12月1日操作規範頁次PAGE5OF9b.折彎塊之定位塊如下圖:5.5定位梢(塊)與料邊間隙:a.當有內定位情況下,內定位單邊-0.015,外定位單邊+0.1。b.當無內定之情況下,外定位單邊+0.03。5.6定位塊邊之頂料:第5页共13页第4页共13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5页共13页a.內定位之雙邊頂料孔邊距5mm,如下圖:文件編號TT-QW-TI-03版本01類別模具設計規范制定日期2005年12月1日操作規範頁次PAGE6OF9第6页共13页第5页共13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6页共13页b.外定位之頂料孔邊距8mm,如下圖:6、頂料梢制定規范6.1依客戶要求制定。6.2下模防粘面之頂料梢,大R等之模板用ψ8頂料梢,小R等之模板用ψ6之頂料梢。且排列位置需考慮沖材之平衡,並防止中間部位陷落。6.3脫模用頂料梢:a.公模之頂料梢,孔中心主模邊間距:ψ8時7mm,ψ6時6mm。b.頂料梢中心距:ψ8時為30至40mm,ψ6時為20至30mm.6.4上模防粘面至頂料梢需與下模頂料梢或如下圖所示之位置:第7页共13页第6页共13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7页共13页文件編號TT-QW-TI-03版本01類別模具設計規范制定日期2005年12月1日操作規範頁次PAGE7OF9第8页共13页第7页共13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