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视角(五)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基础点一圈层间的物质循环与能量交换(2016·江苏高考·节选)如图为地球系统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双选)1.地球内部圈层与大气圈的关系是()A.生物圈是大气中的碳进入内部圈层的纽带B.地球内部能量的释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C.火山活动使地球内部的碳释放到大气圈D.大气圈吸收太阳能使地球内部不断增温解析:选AC由图可知,生物圈连接大气圈与土壤、沉积物所在的岩石圈,因此生物圈是大气中的碳进入内部圈层的纽带;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大量使用矿物燃料以及植被的破坏引起的;火山活动通过岩浆喷发使地球内部的碳释放到大气圈;地球内部的热能主要来源于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基础点二地理环境的整体性(2018·扬州模拟)“家乡美、家乡美,云涌太华夸雄伟,天高云低山在上……家乡美,家乡美,最美堪称家乡水。玉泉清冽比甘露,酿出玉液‘华山春’……一方水土一方人,山刚水柔人妩媚。四海一家亲!”,据此完成下题。(双选)2.关于材料中地理事象的叙述,正确的有()A.华山山势陡峭、雄伟与地壳运动有关,其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B.“玉泉清冽比甘露”,该地区“玉泉”补给来源主要是大气降水C.“一方水土一方人,山刚水柔人妩媚”,说明自然环境决定人类性格D.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相互作用共同形成当地自然地理环境解析:选BD华山山势陡峭、雄伟与地壳运动有关,其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内部;“一方水土一方人,山刚水柔人妩媚”,说明自然环境影响人类性格。(2018·南京模拟)土壤湿度反映土壤中含水量的多少。如图示意1981~2010年我国某地区表层土壤湿度年内变化(封冻期间土壤湿度不记录)。据此完成3~4题。3.该地区最可能位于()A.江淮地区B.西南地区C.东南地区D.华北地区4.与11月份相比,该地区12月份土壤湿度明显增加的主要原因是()①降水量增加较明显②气温降低,蒸发减少③农作物需水量减少④风力增大,蒸发增强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3.D4.C第3题,据图可知,该地区4~6月土壤湿度特别低,说明该时段当地气温升高,蒸发旺盛,加上雨季未到,降水稀少,只有华北地区符合,D对。第4题,12月份华北地区已经进入冬季,气温降低,蒸发减少,而农作物生长缓慢,需水量减少,②③对。[微点拨]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基础点三非地带性现象(2018·盐城三模)如图为我国西北某地区绿洲中胡杨树生长季的起止日期等值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5.甲地胡杨树的生长季长约为()A.180天B.200天C.220天D.240天6.从自然植被类型来看,胡杨林属于()A.山地针叶林B.常绿阔叶林C.常绿硬叶林D.落叶阔叶林解析:5.C6.D第5题,图中甲地胡杨树起始日介于3月24日到4月5日之间,终止日介于10月31日至11月6日之间,生长季长约为220天。第6题,胡杨林属于落叶阔叶林。[微点拨]常见的非地带性现象及其成因因素地区自然带和地表景观成因地带性分布(理想状态)非地带性分布(现实状况)海陆分布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苔原带、针叶林带无南半球该纬度无陆地地形南美洲巴塔哥尼亚高原温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荒漠带安第斯山脉阻挡西风进入,处于背风坡科迪勒拉山系西侧东西延伸,南北更替,呈带状南北延伸,南北更替,呈狭长条状科迪勒拉山系的阻挡东非高原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地势高,气温低,对流弱,降水少重难点一水平地域分异规律[典题尝试](2015·江苏高考·节选)如图为历史上客家人南迁部分路线及客家民居——土楼景观图。读图回答下题。1.沿客家人南迁路线依次呈现的自然景观是()A.针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B.落叶阔叶林—常绿硬叶林—热带雨林C.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热带雨林D.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解析:选C图中显示客家人南迁路线依次经过了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东南丘陵和雷州半岛,那么依次经过的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因此,依次对应的自然景观为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热带(季)雨林,故选C。2.(2013·江苏高考·节选)国家领导人出访了俄罗斯等四国,行程如图所示。从俄罗斯到南非经过的自然带类型主要有()①温带草原带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