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农田水利课程报告VIP免费

农田水利课程报告_第1页
1/6
农田水利课程报告_第2页
2/6
农田水利课程报告_第3页
3/6
第1页共6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6页农田水利就是为农业增产而进行的水利工作。如灌溉、排水,以及相应耕作措施。排水,调节地区水情,改善农田水分状况,防治旱、涝、盐、碱灾害,以促进农业稳产高产的综合性科学技术。灌溉,用人工设施将水输送到农业土地上,补充土壤水分,改善作物生长发育条件,在特定情况下,灌溉还可减少霜冻危害,改善土壤耕作性能,稀释土壤盐分,改善田间小气候。根据灌溉水源和灌溉水质(见灌排水质)的不同,可分为地表水灌溉、地下水灌溉、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运用,以及污水灌溉、咸水灌溉、肥水灌溉、引洪淤灌等。根据灌水技术,可分为地面灌溉、地下灌溉、喷灌、微灌(包括滴灌、微喷灌等)、局部灌溉和节水灌溉等。农田水利在国外一般称为灌溉和排水。农田水利涉及水力学、土木工程学、农学、土壤学,以及水文、气象、水文地质及农业经济等学科。其任务是通过工程技术措施对农业水资源进行拦蓄、调控、分配和使用,并结合农业技术措施进行改土培肥,扩大土地利用,以达到农业高产稳产的目的。农田水利以农业增产为目的的水利工程措施,即通过兴建和运用各种水利工程措施,调节、改善农田水分状况和地区水利条件,提高抵御天灾的能力,促进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使之有利于农作物的生产。发展灌溉排水,调节地区水情,改善农田水分状况,防治旱、涝、盐、碱灾害,以促进农业稳产高产的综合性科学技术。农田水利在国外一般称为灌溉和排水。农田水利涉及水力学、土木工程学、农学、土壤学,以及水文、气象、水文地质及农业经济等学科。其任务是通过工程技术措施对农业水资源进行拦蓄、调控、分配和使用,并结合农业技术措施进行改土培肥,扩大土地利用,以达到农业高产稳产的目的。此外,还要研究节水灌溉的原理与实践,防治灌溉土地盐碱化、沼泽化和水土流失,研究水利土壤环境的改善,以及咸水、废污水的改造与利用等技术措施。农田水利与农业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农业生产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农田水利事业的兴衰。农田水利这一古老工程技术可以远溯至新石器时代。从世界范围来说,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灌溉工程,是公元前3400年左右美尼斯王朝修建在埃及孟菲斯城附近截引尼罗河洪水淤灌工程。约公元前2200年,巴比伦在底格里斯和幼发拉底河河谷建造了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奈赫赖万灌溉渠道。第2页共6页第1页共6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6页在汉穆拉比法典中已有灌溉管理的条款。中国、印度、古罗马、古波斯等国灌溉起源也都很早。2000多年前,锡兰(今斯里兰卡)即修建水库,公元前300年即有大面积灌溉土地可以一年两熟。20世纪30年代,印度开始应用现代工程技术修建大型自流灌溉工程,同时发展小型提水灌溉及井灌,目前灌溉面积居于世界第二位。波斯(今伊朗)、叙利亚、意大利等国的灌溉,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在西班牙人进入美洲之前,墨西哥、秘鲁以及美国西南部已有灌溉设施。19世纪中叶,在美国西部大盐湖河谷地带开始了移民垦殖开发灌溉;20世纪初,美国联邦政府开始在西部17州进行以灌溉为主的水利综合开发。苏联约有1/4国土面积年降雨量小于400mm,灌溉农业也有较长历史;十月革命后灌溉事业有了较大的发展,主要集中在中亚细亚。以水利土壤改良为基础的苏联灌溉排水科学技术已自成体系。中国在长江下游考古中,发现有新石器时代灌溉种稻的遗迹,约有5000年的历史。公元前1600~前1100年中国实行井田制度,划分田块,利用沟洫灌溉排水。到西周时代,沟洫工程进一步发展,并出现了蓄水工程。约公元前600年,孙叔敖兴建期思雩娄灌区,是中国最早见于记载的灌溉工程。春秋战国时代曾修建过多处大型自流灌溉工程,著名的有引漳十二渠、都江堰、郑国渠(见郑白渠)等。在此期间也已经使用秸槔提水灌溉。当时人们已认识到农田水利的重要意义,《荀子·王利》曾指出:“高者不旱,下者不水,寒暑和节,而五谷以时熟,是天下之事也”。秦汉时期,灌溉排水及其他农田水利建设已由黄河、长江和淮河流域扩展到浙江、云南、甘肃河西走廊以及新疆等地。隋、唐、宋时期...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农田水利课程报告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