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专题7完善宏观调控》教案新人教版为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的不利影响,应对复杂多变的形势,中央决定对宏观经济政策做出重大调整,把稳健的财政政策调整为积极的财政政策,把从紧的货币政策调整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对于切实解决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防止出现大的起落具有重要意义。新一轮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我国政府顺时应势,及时主动做出的政策调整,体现了相机抉择的宏观调控原则。教材链接(1)现代市场经济的运行,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和政府宏观调控的有机结合。单纯的市场机制调节存在着自身的弱点和消极作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加强和改善政府的宏观调控。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和加强宏观调控,都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内容。(2)促进经济增长,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和首要任务。在经济形势严峻,经济增长放缓的情况下,就必须及时调整宏观调控政策,促进经济增长。(3)经济全球化。中国经济日益融入世界经济之中,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影响日益加剧,因此,应顺应世界经济形势做出果断决策。(4)根据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形势和国际形势及各行业、各部门的实际情况做出决策,并根据实际经济情况的发展变化调整调控措施,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以及尊重规律的客观性的具体表现。(5)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决定了我国的国家职能必然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我国加强宏观调控各项措施就是为了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的根本利益。(6)加强宏观调控,体现了党的性质、宗旨,体现了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为人民办实事的具体体现,是实践“三个代表”的具体体现。2.为了保增长、促发展,中国人民银行出台了哪些政策措施?时政连线中国人民银行一个月内两度降息。中国人民银行2008年10月8日决定,自10月15日起下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自10月9日起下调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0.27个百分点,其他期限档次也相应调整。同时,根据个人所得税法有关规定,国务院决定自2008年l0月9日起,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中国人民银行2008年10月29日宣布,从10月30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其中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均下调0.27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相应调整。教材链接(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宏观调控是借助于各种手段来进行的。宏观调控手段包括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其中,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税收、利率都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三率”齐动,体现了国家运用经济手段调节经济的职能。它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和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2)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的中央银行,是管理全国金融事业的国家机关。它的主要职能是:依法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对金融机构实施监督管理,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央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扩大货币供应量;降低贷款利率,能够减少企业投资成本,减轻企业负担,促进经济发展;降低存款利率,能够刺激消费需求,拉动我国经济的增长。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