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1.最优含水量:在一定的压实能量下使土最容易压实,并能达到最大干密度时的含水量2.附加应力:由外荷(静的或动的)引起的土中应力3.地基临塑荷载:指基础边缘地基中刚要出现塑性区时基底单位面积上所承担的荷载,它相当于地基从压缩阶段过渡到剪切阶段时的界限荷载,即P-S曲线上a点所对应的荷载,称为地基临塑荷载。4.液限:取质量76g、锥角为30度的液限仪锥尖入土深度为17mm对应的含水量为液限。5.土的触变性:黏性土的结构受到扰动后,导致强度降低,但随着静置时间增加,土粒、离子、水分子之间又组成新的平衡体系,土的强度逐渐恢复,这种性质称为土的触变性6.固结度:超静孔隙水压力的消散部分对起始孔隙水压力的比值。7.基底附加压力:是指引起地基附加应力和变形的那部分基地压力,在数值上等于基地压力减去基底标高处原有的土中自重应力。8.流网:是由流线和等势线所组成的曲线正交网格。9.土的不均匀系数:反映土颗粒粒径分布均匀性的系数。定义为限制粒径(d60)与有效粒径(d10)之比值。10.简单土坡:11.管涌:在渗透水流作用下,土中的细颗粒在粗颗粒形成的孔隙中移动,以致流失;随着土的孔隙不断增大,渗透流速不断增加,较粗的颗粒也相继被水流带走,最终导致土体内形成贯通的渗流管道12.土的灵敏度:原状土样的单轴抗压强度(或称无侧限抗压强度)与重塑土样的单轴抗压强度的比值。13.流土:在渗流作用下,土体处于浮动或流动状态的现象。对黏土表现为较大土块的浮动,对无黏性土呈砂粒跳动和砂沸。14.自然休止角:修建铁路、公路的路堤和路堑时,允许的边坡倾角最大值叫土是岩石经过风化后在不同条件下形成的自然历史的产物比表面积:单位质量土颗粒所拥有的总表面积土是岩石经过风化后在不同条件下形成的自然历史的产物颗粒级配——各粒组的相对含量,用质量百分数来表示粘土矿物由硅片和铝片构成的晶胞所组合而成结晶水矿物内部的水结合水吸附在土颗粒表面的水自由水电场引力作用范围之外的水土中冰由自由水冻成,冻胀融陷重力水在重力作用下可在土中自由流动毛细水存在于固气之间在重力与表面张力作用下可在土粒间空隙中自由移动自由气体:与大气连通,对土的性质影响不大封闭气体:增加土的弹性;阻塞渗流通道范德华力:颗粒接触点处的分子间引力库仑力:颗粒表面的静电引力或斥力土的含水量土中水的质量与土粒质量之比,用百分数表示孔隙比土中孔隙体积与固体颗粒体积之比,无量纲孔隙率(孔隙度)土中孔隙体积与总体积之比,用百分数表示饱和度土中水的体积与孔隙体积的比值干密度土被完全烘干时的密度,等于单位体积内土粒的质量1.最优含水量:2.附加应力:3.地基临塑荷载:4.液限:5.土的触变性6.固结度7.基底附加压力8.流网9.土的不均匀系数10.简单土坡11.管涌12.土的灵敏度13.流土14.自然休止角二、填空题1.颗粒级配曲线越陡,不均匀系数越小,粒径级配越均匀。为了获得较大密实度,应该选择级配的土料作为填方或砂垫层的土料。2.土中应力按起因分为自重应力和附加应力。按作用原理或传递方式可分为有效应力和孔隙应力。3.随荷载的增加,地基变形的三个阶段是弹性变形阶段、局部塑性变形阶段和破坏阶段。4.与一般建筑材料相比,土具有三个重要特点:散体性、多相性和自然变异性。5.压缩系数为0.6MPa-1的土属于高压缩性土。6.土发生剪切破坏时,破坏面与最大主应力面的夹角为45°+φ/2。7.土的抗剪强度指标是粘聚力和内摩擦角。8.土的粒径级配是指组成土颗粒组合的搭配比例,可以用粒径级配曲线表示。其中横坐标代表某一粒径,纵坐标代表小于某一粒径的土粒的百分含量。9.土的渗透破坏形式通常为流土和管涌。10.抗剪强度曲线与摩尔应力圆在A点相切,表明A点所代表的平面的剪应力τ等于土的抗剪强度τf,即该点处于极限平衡状态。11.无粘性土坡的稳定性与坡高无关,仅取决于坡角,只要坡角小于φ,土坡就稳定。12.土的压缩模量越小,其压缩性越大;土的压缩系数越小,其压缩性越。小13.塑性指数的定义是土样的液限和塑限的差值(省去%符号),粘性土的pI值愈大,说明土中的黏粒含量愈高。三、单项选择题1.下列地基中最容易发生整体剪切破坏的是B。A松砂B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