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及欧洲》教学设计一、课题:第一章认识大洲第一节亚洲及欧洲(教学设计)四、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说明亚洲和欧洲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2、通过分析亚洲的地形特征,使学生掌握地形特征的分析方法,并在读地图和分析资料的基础上总结出欧洲的地形特点。3、通过介绍标准时间的换算,使学生学会简单的区时的换算。五、教学重难点:1、运用亚洲地形图,能说出亚洲的地形特征及主要地形区,掌握地形特征的分析方法,并在阅读地图和分析资料的基础上总结欧洲地形的特点。2、学会简单的区时和日期的换算。3、区时和日期的换算。六、教学环节:(一)导入:教师指着挂黑板上的世界地图,用深情的语言朗诵导言部分。(二)提问:世界上大洲中,面积最大的是哪一个洲?(回答):亚洲。它与哪个洲相连?(回答):欧洲。师:这一节课我们来学习亚洲及欧洲。(三)板书课题:第一章认识大洲第一节亚洲及欧洲(一)亚洲及欧洲的位置:师:亚洲东、北、南分别与哪个大洋相连,西面与哪个大洲相连。生:东与太平洋、北与北冰洋、南与印度洋相连,西与欧洲相连。教师小结:了解一个大洲的地理位置主要从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两方面进行分析。(活动操作):按分析亚洲的方法分析欧洲的地理位置。(略)(二)亚洲的地形: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第2页的分层没色地形图说出亚分布最广的地形。生答:高原山地为主,并得出:亚洲地形有三大特征:一是亚洲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950米,仅次于南极洲。二是地而起伏大,高低悬殊。亚洲有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陆地最低点“死海”。三是地势中部高、四周底。(三)教学小结:本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如何利用地图去分析某一个大洲的地理位置,即从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去分析,本节的重点是亚洲的地形特征,并用分析亚洲的地形特征的方法,去分析欧洲的地形特征。反思教师点评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兴趣、投入程度、合作态度、探索精神等,引导学生从本节课的学习中质疑,将学生的问题整合到分析地域文化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中,为激励学生课外探究和下节课学习做好铺垫学生回顾本节课学得最好的过程、最喜欢的环节和收获最大是什么?学生自由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