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2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2页中俄能源合作问题研究一,中俄能源合作现状中俄能源合作是充实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最重要领域,涉及两国中长期经贸和投资合作。中俄早在1996年4月就签署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共同开展能源领域合作的协议》(2000年7月续签)。按此协议精神,两国相关企业进行了中俄原油管道,中俄天然气管道、萨哈林天然气等项目的长期合作研究。尽管中俄扩大能源合作的潜力巨大,但至今实质性成果不多。通过对近年来中俄经贸合作发展情况的分析,可以看出,两国能源合作要想取得明显成果,仍需要双方的共同努力。(一)中俄原油管道项目2001年,俄尤科斯石油公司、俄罗斯石油运输公司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石油)曾签署了关于铺设安加尔斯克—大庆输油管道项目技术经济可行性报告的合作研究总协议。按此协议,在输油管道铺设后,2005—2010年,俄每年应向中国供油2000万吨,2010—2030年,每年供油3000万吨。尽管俄方最后否决了铺设这条输油管道的方案,但俄方仍认为,从俄向中国供油的总量目标是可以实现的。该供油量,既可直接通过铁路向中国转运,也可通过从阿穆尔州内的斯科沃罗季诺铺设泰舍特—纳霍德卡输油管道主干线到中国边界的支线来保证。俄联邦政府原则上已通过了铺设这条支线的决议,并最终决定分阶段铺设东部输油管道。2005年7月20日,俄总统普京在莫斯科表示,铺设从东西伯利亚至中国大庆的石油管道是俄最大的国民经济发展项目之一,其意义可与当年建设的贝阿铁路干线相媲美。同时,普京还指出,他不希望铺设从俄东西伯利亚至中国大庆的石油管道成为耗时过长的项目。针对俄国内一些人士关于铺设输油管道会对生态环境造成较大破坏的议论,普京指出,考虑到环保人士的意见,俄已放弃最初设计的路线,确定了输油管道经过贝加尔湖北部的新路线。俄石油运输公司将会根据环保人士的意见对管线在贝加尔湖等地区的走向略做调整。目前,该输油管道所经过的东西伯利亚大多数地区已表示支持联邦政府的决定。而且俄罗斯石油运输公司也计划在2005年10月将预计造价65亿美元的泰舍特—纳霍德卡输油管道第一期铺设方案,再次提交给政府评审委员会。至于何时具体实施铺设该输油管道,目前尚不得而知。(二)中俄天然气管道项目1999—2000年,中俄政府曾签署有关合作开发伊尔库次克州科维克塔凝析气田的协议。1999年2月25日,中俄签署了《关于铺设俄罗斯—中国(安加尔斯克一大庆)输气管道项目技术经济预可行性报告合作研究的总协议》。2000年11月2日签署了关于从科维克塔凝析气田向中国、韩国和亚太地区其他国家供应天然气的协议。2003年秋,科维克塔凝析气田项目作业者露西亚石油公司、中石油和韩国天然气公司在俄能源部和伊尔库次克州行政当局作为观察员参加的条件下,确认了科维克塔项目的可行性国际技术经济论证报告。根据该文件,俄计划每年将向中国东北供气120亿立方米,向中国北部供气80亿立方米。同时,各方还计划从2008年开始供气,以便在不晚于2017年时,达到每年向中国和韩国稳定供气300亿立方米的水平。2005年,控股权属于俄秋明—,国石油公司的露西亚石油公司期望,再与中国签署从科维克塔气田向中国供气的政府间协议。目前,秋明—英国石油公司已决定拨出1.36亿美元,准备从2006年1月开始,铺设科维克塔—伊尔库次克市输气管道主干线。今后,该输气管道有可能成为从俄向中国出口天然气的关键项目。但是,由于缺少基础设施和东西伯利亚气田开发尚处于初始阶段,俄至今尚未向中国出口天然气。(三)萨哈林项目原来拟议铺设的输气管道,从俄萨哈林—1号主力油气田,经阿穆尔共青城、哈巴罗夫斯克、佳木斯、哈尔滨、长春,最后到沈阳,每年将向中国供气100亿立方米。项目经济技术的可行论证已经完成,但至今仍是纸上谈兵。萨哈林—2号液化气项目的一期工程已经投产,部分液化气已经输往日本。虽然中石化也想参与,但至今未有具体进展。第2页共12页第1页共12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2页总之,到目前为止,中俄能源合作项目比较落实的是,俄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