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新课第一课第一节第二框题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一.本周教学内容:高三新课:第一课第一节第二框题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二.知识重难点:1.重点: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是新型的民主和新型的专政;我国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2.难点: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是新型的民主制度;民主的本质与民主发展程度关系三.主干内容讲解:1.1.2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我们学习了民主和专政两个概念的含义,了解了它们两者之间的关系。加深了民主与专政的本质的认识。我们进一步认识到,民主与专政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对被统治阶级的专政,意味着被统治阶级实质上没有民主,不但没有影响统治阶级享有的民主,这恰恰是维护统治阶级民主的需要,保护了这种民主。在当代资本主义国家里,民主只属于资产阶级。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里,资产阶级不仅牢牢地把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而且牢牢地把握着国家的统治权,制定和执行着一系列有利于资产阶级国家的方针和政策,根本谈不上对普通劳动人民的民主。资本主义国家的阶级性质是资产阶级专政。今天,我们开始研究我国的国家性质,即我国的国体、政体和国家职能。(二)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1.新型的民主和新型的专政(1)我国的国家制度包括国体和政体。我国的国家制度包括国体和政体。国体表明的是哪个阶级处于统治地位,哪些阶级处于被统治地位。国体决定政体,又通过政体表现出来。(2)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国家性质,是工人阶级(通过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共和国。这个来之不易,是奋斗了几十年的胜利果实,在我国是以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标志,人民民主专政就作为我国国体被确定下来。毛主席当年在开国大典上的庄严宣告,它标志着中国人民从几十年来被剥削、受压迫的地位转变为掌握国家权力,成为国家的主人的时代开始了。(3)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国家政权。①工人阶级的领导是我国国家性质的首要标志。这是由工人阶级的性质和解放后的历史地位所决定的。首先从工人阶级的性质看,工人阶级与现代大工业相联系,具有高度的组织性、纪律性;随着大工业的发展,它的人数不断增加,力量不断加强,是唯一不断成长壮大的阶级。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角度去分析,工人阶级是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是最革命、最有觉悟、最有远大前途的、最先进的阶级,是生产资料的主人。所以,工人阶级是我国的领导阶级,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②工农联盟是我国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我国的农民阶级,经过1956年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已经由原来的小生产者,转变为与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相联系的社会劳动者。政治上,农民是我国政权的阶级基础之一,农民是国家的主人;经济上,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民阶级是发展我国农业,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基本依靠力量。另外,我国新民主义革命的历史证明,工人阶级只有同农民结成巩固的联盟,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农民也只有在工人阶级及其政党领导下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才能使自身得到彻底的解放。所以,从对我国的阶级现状和对我国历史现状的分析来看,工农联盟,是我国国家政权的基础。(4)人民民主专政是新型的民主和新型的专政。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无产阶级专政在中国的具体形式,它的实质是无产阶级专政。但它又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一大创造。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中,就逐步形成了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联合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思想,并建立了民主政权。因此,人民民主专政具有适合我国国情的特点和优点。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作为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的国家,它担负着对广大人民实行民主和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的双重任务。它的特点是:第一,人民民主专政具有广泛的民主性。人民民主专政是新型的国家制度,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真正实现了“大多数人统治”。其显著特点有:其一:民主具有广泛性。①民主主体的广泛性。由于我国特殊的历史条件和复杂的社会阶级关系状况,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