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遥感技术的应用课程标准结合实例,了解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学习目标1.了解遥感的概念及工作原理,能够简单解读遥感影像图,并运用遥感影像解答相关问题。2.结合实例,理解遥感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等领域的应用。一、遥感1.概念:“遥远的感知”,是利用一定的技术设备和系统,在远离被测目标的位置上对被测目标的电磁波特征进行测量、记录与分析的技术。2.类型:根据遥感平台高度的不同,可以分为近地面遥感、航空遥感和航天遥感。3.工作过程遥远的物体――――→传感器――――→地面接收站――――→遥感影像→用户应用4.遥感影像(1)组成:遥感影像由成千上万的像元组成。像元是遥感影像上能够详细区分的最小单元。(2)空间分辨率(分辨率):一个像元所代表的地面实际尺寸,该数值越小,分辨率就越高,影像显示地表信息细节的能力就越强。(3)类型:黑白、彩色(真彩色、假彩色)。判断1.在航天遥感中,卫星轨道越高,卫星图像的分辨率就越高。(×)2.近地面遥感主要用于中低分辨率的遥感任务中。(×)3.遥感能够瞬时成像、实时传输、快速处理,迅速获取信息、实施动态监测和定位。(×)4.地物反射波谱特征是地物判读的基本依据。(√)二、遥感的应用1.遥感在资源普查中的应用(1)应用领域:矿产资源和水资源的调查、农作物的估产、全球气候变化的观测、灾害监测、重大工程的建设等。(2)遥感在资源普查方面的优势:可全面系统地提供资源状况和对信息进行及时更新。2.遥感在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1)遥感在水污染监测中的应用①原理:被污染水体具有独特的区别于清洁水体的光谱特征。②内容:研究和预测同一流域水体污染历史和污染趋势。③意义:为水资源保护规划提供准确信息。(2)遥感在沙尘暴监测中的应用①遥感卫星的特点:监测范围广、时效快、精度高、连续性强。②监测内容:沙尘暴的起源、移动和扩散过程。思考遥感如何进行农作物估产?答案不同长势、不同健康程度的农作物,其反射或辐射的电磁波特征是不同的。通过分析农作物的长势、健康程度,就可以进行农作物的估产。探究点遥感技术的应用阅读材料,并结合教材相关内容,分析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所谓“卫片执法”,是指依据卫星拍摄的遥感图片进行土地执法检查。国土资源部门有专门租用查处土地违法行为的卫星,通过对不同时间拍摄的卫星图片进行对比,即可发现违法用地行为。据了解,2013年第十二次“卫片执法”检查,厦门市实际违法用地图斑总数为240个,总违法用地面积618.8亩、违法占用耕地面积132.0亩。材料二2015年11月27日凌晨5时24分,我国使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从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将遥感二十九号卫星成功送入预定轨道。根据官方报道,遥感二十九号卫星是分辨率为0.5m的国土资源普查卫星,它的传输带宽也因此较其他卫星提升约6倍之多,这是我国遥感卫星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1.与传统方式相比,利用遥感卫星获取信息有哪些优势?答案精度高、质量高、效率高,且节省人力、财力。2.遥感监测只能获取即时信息,不可监测动态变化,这种观点对吗?答案这种观点是错误的。通过多次或逐月逐年对同一地区遥感影像图叠加可以反映出地物长时间变化特点,如城市的扩张、海岸侵蚀变化、湖泊的消长等。3.遥感技术可以应用在哪些领域?答案资源调查、环境监测、灾害监测等。4.遥感在农业方面的应用有哪些?答案土地资源调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病虫害和农业生态环境调查和监测、农作物长势监测和估产。5.遥感可应用于哪些环境问题的监测?遥感可监测预警哪些灾害的发生?试举例说明。答案环境问题的监测:荒漠化、土壤盐渍化、全球气候变化、植被变化、水体污染、大气污染等。监测预警灾害:旱情、洪水、滑坡、地震、泥石流、火山爆发、农林病虫害、森林火灾等。遥感技术及其应用(1)遥感的工作过程(2)遥感技术的应用应用领域具体内容意义矿产资源普查蕴藏矿产的地方有许多是地质断裂或环形构造带,较容易借助遥感技术“发现”矿产分析遥感图像就可以划定蕴藏矿产的大致区域生物资源普查通过遥感图像解译或图像处理技术,提取植被的分布、类型、结构、健康状况、产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