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新课光合作用一.本周教学内容:光合作用二.学习内容:本周学习光合作用的能量转换机理,详细了解光合作用作用过程中,从光能转化成稳定的化学能的过程,该过程所需的结构基础,物质基础,能量转换形式。了解光合作用能量的储存、利用等知识。三.学习重点:光合作用的能量转变过程光合作用的能量转换中活性物质的作用四.学习难点:光合作用的能量转换过程光合作用中的色素和辅酶五.学习过程:(一)光合作用的能量转换1.光合作用:是叶绿体内进行的复杂的能量转换和物质变化过程。2.能在叶绿体中的转换:三阶段:光能转换成电能光反应阶段电能转换成活跃的化学能光反应阶段活跃的化学能转换成稳定的化学能暗反应阶段项目光反应暗反应物质转变H2O——O2ADP——ATPNADP+——NADPHCO2——C6H12O6ATP——ADPNADPH——NADP+能量转变光能——电能——活跃化学能活跃化学能——稳定化学能贮存能量量子电子ATP,NADPH碳水化合物等反应部位基粒类囊体膜叶绿体基质时间10-15~10-910-10~10-41~10秒10~100秒(1)光能转换成电能场所:叶绿体类囊体膜上物质:叶绿体色素——色素有序排列在类囊体膜上①具有吸收和转换光能作用的色素绝大多数的叶绿素a全部的叶绿素b,胡萝卜素,叶黄素这些色素吸收光能,通过共振传递光能给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数处于特殊状态的叶绿色a,吸收、传递、转换光能吸收其他色素传来的光能,将其转换成电能能量传递转换过程:A:处于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分子C:电子供体D:电子受体在光的照射下,少数处于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不断失去电子和获得电子,从而形成电子流,光能就不断的转换成了电能。(2)电能转换成活跃的化学能辅酶Ⅱ:烟酰胺酰嘌呤二核苷磷酸,英文简写NADP+NADP+能得到两个电子和一个还原氢生成NADPH(还原性辅酶Ⅱ)同时,叶绿体利用光能转换成的另一部分电能,将ADP转换成ATP,已活跃的化学能的形式储存起来。NADPH是很强的还原剂,可以将二氧化碳最终还原成糖类等有机物,自身被氧化成NADP+继续接受电子(3)活跃的化学能转换成稳定的化学能暗反应中,二氧化碳被固定形成C3化合物,在酶的作用下,接受NADPH和ATP释放出来的能量,并被NADPH还原,经复杂的酶促反应,最终生成含稳定化学能的化合物。【模拟试题】1.在光合作用过程中不属于暗反应的是()A.CO2与五碳化合物结合B.三碳化合物接受ATP释放的能量C.H2O的氢传递给NADP+D.NADPH的氢传递给三碳化合物2.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在光合作用中的作用是()A.传递光能、传送电子B.传递光能、转变光能C.吸收光能、转变光能D.吸收光能、传递光能3.植物置于正常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时,突然将CO2的浓度由1%降至0.003%,下列物质的数量会积累而升高()A.磷酸烯醇式丙酮酸B.辅酶ⅡC.还原型辅酶ⅡD.NADPH和ATP4.光合作用光反应产生的物质有()A.C6H12O6、NADPH、ATPB.NADPH、CO2、ATPC.NADPH、O2、ATPD.C6H12O6、CO2、H2O5.光合作用过程中最终的电子供体、电子受体、能量来源是()A.水、ATP、ATPB.水、NADP+、太阳能C.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NADPH、水D.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NADP+、太阳能6.下列过程中是在叶绿体基质中完成的是()A.水的光解B.电子传递C.光能的吸收D.ATP的水解7.要测定光合作用是否进行了光反应,最好是检查()A.葡萄糖的生成B.ATP的生成C.氧的释放D.CO2的吸收8.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能将光能转化成电能的物质是()A.全部叶绿素aB.全部叶绿素bC.部分类胡萝卜素D.部分叶绿素a9.失去电子的叶绿素a是一种()A.强还原剂B.强氧化剂C.高能化合物D.有机溶剂10.由电能转化成的活跃化学能储存在()A.B.C.D.11.光合作用过程中,能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完成的能量转换过程是()A.光能→电能→稳定的化学能B.活跃的化学能→稳定的化学能→电能C.光能→电能→活跃的化学能D.光能→电能→活跃的化学能→稳定的化学能12.光合作用过程中,活跃的化学能转变成稳定的化学能不需要的条件是()A.多种酶的催化B.ATP供能C.NADPH供能和供氢D.光照13.下图是光能转换成电能的示意图,据图回答:(1)光能转换成电能,电能转换成活跃的化学能,是在叶绿体的________________进行的。(2)图中B是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