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5页如何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5页化学反应为人类提供能源一、教材分析教材:鲁科版化学必修2第2章第3节第二部分(一)知识脉络承接本章第一节中化学反应中能量释放问题,以“化学能如何转变成电能”为例解释了“为什么说化学反应为人类提供了能源”,并说明了化学在能源开发和利用方面的作用。作为化学必修模块中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最后一节,本节承担着对前面知识的回顾、总结,以及深化和提升学生对化学研究的应用价值的认识的双重任务。(二)知识框架化学反应的利用(三)新教材的主要特点:除了要求学生掌握“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等具体的知识点外,致力于培养学生从大视野、高观点、多角度了解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化学研究的前沿。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对“利用化学反应造福人类”认识进一步具体化。2、引导学生以及原电池的工作原理。3、通过“活动·探究—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4、利用“化学前沿”、“资料在线”等拓展性栏目,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材料,开拓他们的视野,使他们从更多角度体会化学科学与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交流·研讨”,提高学生的分析、比较、综合的能力。2、通过“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量变化为人类提供能源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第2页共5页第1页共5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5页1、通过教材中活动栏目的设计,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提升学生对化学反应价值的认识,赞赏化学科学对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贡献。三、教学重点、难点(一)知识上重点、难点怎样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二)方法上重点、难点探究物质制备的一般思路的形成,能量转化研究的利用。四、教学准备(一)学生准备1、预习“第三节化学反应的利用“中的“交流·研讨”;3、收集身边的废旧电池,思考生活、生产中能量的来源及利用。(二)教师准备1、教学媒体、课件;2、编制“活动·探究”活动报告及评价表。五、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启发、讨论六、教学过程【引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化学反应能产生新物质,那除此之外,化学反应还能带来什么呢?我们知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化学键断裂、新化学键生成;当生成新化学键所释放的能量大于破坏旧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时,化学反应会释放能量。【投影】对教材50页“交流·研讨”的分析和整理。【评述】即热饭盒的原理:1molMg(24.30g)和水混合产生的热量足可以把1L水从室温加热到100℃。焊接钢轨是铝与铁的氧化物反应时释放出大量的热,使生成的铁熔化成铁水。即热饭盒能加热食物,铝热剂能焊接钢轨,都是化学反应过程中产生的能量以热能的形式释放出来,被人们所利用。【板书】二、化学反应为人类提供能源1、化学能与热能的转化【讨论】①在你的周围有哪些化学能转化成热能的实例?②为提高能量转化效率和热能利用率提供建设性的意见。③预测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应用前景。【点评】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鼓励合理的方案。【过渡】化学能不仅可以转变成热能,人们还可以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电池就是利用化学反应产生电能的装置。【展示】展示学生收集的废旧电池。【讲述】我们可以通过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来认识化学能是如何转化成电能的。【活动探究】按要求完成以下实验,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初步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演示实验】图2-3-7。将铜片、锌片插入稀硫酸中,然后用导线将铜片、锌片连接起来,并接入一支电流表,观察发生的现象。第3页共5页第2页共5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5页【观察、思考】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你能从中得出什么结论?【现象】锌片溶解,铜片表面有气泡产生;电流表指针偏转。【学生分析】铜片质量未变化,锌和稀硫酸发生了反应。【质疑】请尝试用氧化还原知识分析锌片、铜片上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