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1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考情分析核心考点5年全国卷真题印证5年全国卷考频社会历史观2019·全国卷Ⅱ,T40(2);2019·全国卷Ⅲ,T39(1);2018·全国卷Ⅰ,T21;2018·全国卷Ⅰ,T40(1);2017·全国卷Ⅲ,T21;2017·全国卷Ⅰ,T40(2);2016·全国卷Ⅰ,T22;2016·全国卷Ⅲ,T22;2015·全国卷Ⅰ,T16;2015·全国卷Ⅰ,T195年10考人生价值观2018·全国卷Ⅰ,T23;2018·全国卷Ⅱ,T23;2018·全国卷Ⅲ,T23;2018·全国卷Ⅲ,T40(1)(3);2017·全国卷Ⅱ,T23;2017·全国卷Ⅲ,T22;2016·全国卷Ⅱ,T20;2016·全国卷Ⅰ,T39(1);2015·全国卷Ⅰ,T225年9考备考攻略关注当前国家深化改革的具体措施,如经济领域的关于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发展的所有制结构改革、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分配制度改革、调控经济发展财税与金融改革、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融合经济全球化的对外开放政策改革,如政治领域的以“放管服”为中心的行政体制改革、确保有法必依和执法必严的司法体制改革等。关注我国各项重大决策的形成和各个重要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时政热点年来,我国发展政策和发展思想的变化过程、关于中部崛起的决策部署。关注各个领域最新涌现出来的模范人物事迹,特别事迹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杰出人物评选、各个最新成果奖获得者等。关注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活动和重要决策,如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的讲话、加强党员干部思想建设的规章制度等。生活焦点运用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的知识,分析与公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医疗保障、教育公平、就业创业等民生措施与典例事例,分析群众广泛参与或关注的文化传承、文明创建等活动。运用社会意识、价值观、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等知识,分析每年新出现的网络新词、百姓积极参与评论的焦点话题或现象等。题目训练①客观题的训练,一是注意易错观点的正误判断,如关于人民群众、生产活动、改革等因素重要性的理论界定;二是注意易混概念的分析辨别,如生产关系改革与上层建筑改革、社会历史性与主体差异性等。②主观题的训练,要注意结合原因类、措施类、评价类等题型,从微观知识切入、中观知识切入和宏观知识切入等角度训练知识的调动和运用;要注意加强准确梳理和提炼材料主要信息的训练,以提高主观题答案内容中的材料分析部分的分值。第一课时客观题满分固本考点1社会历史观■新依据·等级考预测·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1.(2018·全国卷Ⅰ,21)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时代课题,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表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①源于理论研究和理论斗争②是时代变化和社会发展的产物③是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结晶④完成了对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C[①错误,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科学理论,源于实践;材料显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背景是“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说明该思想是时代变化和社会发展的产物,②正确。认识具有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随着实践和理论的创新形成的,③正确。④中的“完成了”否定了对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发展,是错误的。]多角度理解认识是不断向前发展的(1)唯物论知识,整个人类的认识发展是无限的。(2)认识论知识,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永无止境的过程。(3)辩证法理论:发展具有普遍性,人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辩证否定观和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树立创新意识,创新推动人类思维的发展。(4)历史唯物主义知识,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2.(2017·全国卷Ⅲ,21)“爆竹声中一岁除”是...